据新华社电 6月30日至7月6日,合肥降雨量累计达639毫米,相当于往年半年的降雨量。然而,这座城市道路无一处出现严重积水,全市无一小区出现内涝。
随着主汛期结束,曾经逢雨必涝、暴雨“看海”的合肥安然度汛。这还得归功于合肥起步较早的“海绵城市”建设。
痛定思痛之后的决心
合肥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30日以来,合肥持续强降雨,是55年来同期降水最多的一次,也是近30年持续降雨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强降雨时段,合肥平均累计雨量639毫米,对于一个年平均降雨量不过千余毫米的城市来说,可以说是“一周下了半年的雨”。
“准备打船吧”“明天看海喽”“游泳去上班”……部分合肥市民在微信“朋友圈”里“戏谑”。然而,现实并非他们所想像的那样。
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的监测显示,整个汛期特别是强降雨期间,除地势较低的滨湖新区局部路段出现少量积水外,合肥老城区、市区主要道路、下穿桥基本无内涝,全市106个下穿桥和地下人行道基本畅通,全市无一处居民小区被淹。
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部紧邻巢湖,犹如一方巨大的簸箕,排水不是强项。
合肥市排水办总工程师赵德平告诉记者,合肥城市防洪曾经存在诸多软肋:排水设防标准低,城市排水系统仅能应对30毫米左右的降雨;历史欠账多,老城区三分之二的排水管网没有改造,雨污管网超负荷运行,极易导致内涝……
一些合肥人清晰地记得,就在2010年7月12日,合肥城区降雨量达100毫米,老城区的市府广场、淮河路、六安路等几乎所有主干道全部积水,积水深度平均达到20多厘米;多处下穿桥被水淹没、城市南部的望湖城小区淹没面积达35公顷。
2010年汛后,合肥市痛定思痛,出台了系统性防涝综合规划,按50年一遇即24小时内降雨231毫米的标准,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防水排涝体系建设中。
“簸箕”城市变强力“海绵”
合肥“海绵城市”建设首要的理念就是“造湖”“造绿”,通过生态屏障渗、滞增强“锁水力”。
合肥市排水办综合科科长李传明说,城市雨水能通过管网排掉的占40%,还有60%需要地表渗透吸存,很多城市过度硬化、绿地偏少、湿地被占,土地丧失了吸纳渗透的能力,内涝愈演愈烈。
造湖、扩湖运动在合肥多个区域同时展开。
在合肥蜀峰湾公园的南湖清淤工程现场,记者看到,这方湖面通过清淤、沿岸外扩的方式,湖域面积扩充了三分之一,达到近8万平方米。
南湖综合治理的项目监理朱明明说,南湖与附近的一处水库相通,在暴雨来临前,会提前放水降低湖域水位,以便储存更多雨水。
“造绿”,既包括造林,也包括建造良好的人工湿地系统。
从2010年开始,合肥完成造林100多万亩,在城区形成了六大片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公园布局,建成滨湖森林湿地公园、柏堰湖生态湿地等。
这些公园湿地不少都有景观水体,能够起到吸收与蕴含雨水的作用。公园道路、花圃等细节也采用了新型透水材质,并在地下埋入人工灌渠,一旦遇到暴风即可将周边的积水顺着地势汇集,被植被吸收。
“研究表明,绿地径流系数约为0.2,意味着80%雨水渗透到地下,而水泥或沥青硬化地面为0.9,表示90%雨水靠地下管道外排。”李传明说,新建这么多湖泊湿地,相当于增加4倍多的地下管网排水能力。
近年来,合肥的地下管网有些“动脉硬化”:雨污不分、狭窄不畅。2010年起,合肥启动排水设施专项治理,全市的地下管网被切成2894个网格,逐一整改、验收、管理。
2013年开始,合肥对298个老旧小区进行管线改造,对制约排水的管网瓶颈进行加宽升级,管线从原来直径20厘米变为如今平均直径80厘米。
在合肥市蜀山区,记者进入到一条溢流管内看到,管道直径约达2米,如同一条巨大的地下通道。目前合肥不少地下枢纽管道都按照这一标准建设。
合肥还在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地下空间,建成两个地下“大水缸”,调蓄能力超过两万立方米,一旦地下排水管网超负荷,立即启用蓄水。
合肥建立了城市防洪指挥调度中心。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一台计算机,可轻松调取分散在合肥各地的“天眼”和各下穿桥的监控,还可了解实时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及自动采集的雨量数据,还可对突发情况进行远程会商、布置、干预。
6月22日下午,调度中心突然警报声响起,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出合肥市西二环一路段的实时监控影像,原来一场大雨让那里短时间集中了近30厘米的积水。工作人员轻点鼠标,5分钟便完成了调阅实时水深数据、现场多角度画面,向排险人员下达调配指令等“规定动作”。
“这就是城市防洪的最强大脑。”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谢长焕如此形容。
“海绵”还能释放哪些“洪荒之力”?
“渗、滞、蓄的‘海绵’功能我们已经基本做到了,净、用、排将是下一步的着力点。”赵德平说。
——蓄水重新利用,让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自主循环。随着主汛期结束和高温来袭,调蓄池中收集的雨水将被用于园林绿化景观浇灌、市政喷洒等用水。以湿地公园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自主循环,调节城市气候。
——“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城市规划,制定更细更高的标准。比如人行道使用雨水可渗透的透水砖;改造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提升绿地汇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的功能;修建下沉式广场,平常供市民休闲,汛期发挥调蓄池作用。
——综合管廊建设,打通城市地下动脉。合肥将建设约152公里干线管廊,不仅热力、给水、中水等管线管网要布设到这个“地下长廊”中,未来燃气、雨水等管线也要纳入其中。 合肥市排水办主任戴晓盈说,城市发展必须要为雨洪治理留下足够空间,尊重自然生态。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胡厚国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工程,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城市不光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和‘良心’。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城市发展理念。”胡厚国说。(执笔记者:陈诺;参与记者:程士华、蔡敏、马姝瑞)
原标题:一周下了半年的雨,合肥为啥没被淹?――易涝城市打造强力“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