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的寿堂摆设,瓶子和镜子。
据江淮晨报消息,江淮地区一般祝寿从60岁开始,以后每10年做一次,习惯以虚岁计算,男性有做9不做10的习俗,1823年出生的李鸿章,在1892年迎来了七十寿诞。清史稿曾用“中兴重臣”来评价李鸿章。为祝贺李鸿章七十寿诞,慈禧太后特钦赐寿宴,以示体恤。近日,百年前李鸿章七十大寿的寿宴被“还原”,菜单中西合璧,从寿宴菜单及寿堂的陈设中,对李鸿章人生轨迹可窥一斑。
邀请“国宴大师”花了3个月复原
“李鸿章的寿宴复原,当时主要是想从菜单上追溯庐州历史和地方风俗,同时也能佐证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著名历史学者,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介绍。
从保存下来的《合肥相国七十祝寿图》中可看到,慈禧太后御赐祝寿之典册,首册收有赐寿图、寿筵图等多幅,后五册均为寿言,从慈禧到光绪皇帝、从王爷到各方官员均有贺寿言辞。翁飞介绍,当时李鸿章寿宴在天津直隶总督府西苑门举行,所有参加庆寿活动的文武官员都集中在西苑门,恭迎钦差大臣与护送御赐物品的官员、太监等。而御赐的物品足足有22乘大轿抬着进入总督府寿堂。寿堂的摆设被研究李鸿章的学者们根据历史资料复原。据翁飞介绍,寿堂中间是慈禧御赐的寿字,一般人盖章都在左下角,不过这个寿字盖章是在寿字的正上方,预示着皇家的尊贵。而在寿堂的左右两侧还分别摆放着两样物品,左侧摆放一面镜子,右侧摆放一个瓶子,这也具有典型的古徽州的特色,谐音为“平”、“静”,寓意着家宅一生平静安稳。至今在皖南不少地方仍可以看到这种摆设。
据翁飞介绍,李鸿章的七十寿宴,慈禧一共赏赐了68道菜,加上一道寿桃,一道寿面,一共七十道菜。每道菜谱中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因此,特别邀请了北京的“国宴大师”带领厨师团队对李鸿章七十寿宴的菜谱进行复原。
“一共花了3个月的时间,一方面结合历史资料,另外一方面还要研究当时的做法,前期的准备工作时间较长。”据参加寿宴制作的天鹅湖大酒店的厨师介绍,目前还原了其中的33道美食。
食材取自当地 每份成本3000多元
在复原的一份菜单上,“庐州府烤鸭、石斛豆腐圆”等带着浓浓的淮扬风格的名菜赫然在列。据说“国相”李鸿章受母亲的影响特别爱吃鸭。而豆腐的发源地在安徽,石斛则是安徽的特产,石斛豆腐圆则是李鸿章十分喜爱的养生菜肴。
除了这些传统的淮扬菜,菜单上还有“芝士?蟹斗”这样的西餐。在天津由英国籍德国人德璀琳创办,李鸿章题名为“总督饭店”里才能吃到这道菜。主料为蟹肉、芝士和土豆,蟹斗里放满土豆泥,加上蟹肉和香料,放上芝士,风味独特,是中西合璧的一道菜肴。
据参与制作的厨师介绍,石斛、豆腐、鹿筋这样的材料都取自最好的产地,为的就是尽量还原当时的味道。目前只还原了一部分菜品,成本大概在3000多元左右,要根据季节和路程的远近,稍微有所变化。
“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推动建立了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条铁路等,他既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馆长吴胜说,对100多年前李鸿章寿宴的“还原”也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感受着清朝晚期社会文化的变迁。晨报记者 李文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李鸿章“七十寿宴”被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