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社会

中纪委网站刊文推包拯家风:清心为治本 直道是身谋

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府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宋仁宗时任监察御史,后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等职,官至枢密副使。他为官清正,执法严明,吏不敢欺,权豪势要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卒谥“孝肃”,有《包孝肃奏议》十卷。其事迹长期流传民间,在多种小说、戏剧如《铡美案》《包公案》《三侠五义》中,都把他描写成刚正廉明、不畏权贵的清官典型,世称“包公”“包青天”。

包公园·包公祠

包公园

包公园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全园占地34.5公顷,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园内从“历史包公”“文物包公”“文化包公”等视角,向世人展述包公爱民如子、清正廉洁、执法不阿、不畏权贵、铁面无私的人格魅力。

包公祠位于包河香花墩,其初为城南梵刹,是包公幼年读书的地方。祠内由正殿、东西两厢房、廉泉井、流芳亭、回澜轩及大片的碧水和园林组成。

包公墓是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所葬之地。1062年包公去世于河南开封,次年,其女婿文效将其灵柩运回合肥,归葬故里。整个墓园苍松翠柏、肃穆幽静。

清风阁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千年诞辰而建的仿宋建筑群。主体建筑清风阁明五暗四共九层,按宋《营造法式》而建,高屋建瓴,古朴典雅,宋风巍然。

包拯家训

包拯一生坚持“清心治本、直道处世”,以清廉、刚直名重于世。曾巩称他“仕至通显,奉己俭约,如布衣时”。他不但自身廉直,而且重视约束子弟。

嘉钓七年(1062年)五月十三日,包拯正在枢密院处理军机要事,突然发病,从此卧床不起。包拯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大儿子包镭已经去世,小儿子包绶只有五岁,还不太懂事,谁来教育他?他将来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思前想后,他提笔写下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严厉告诫子孙后代做官时不得贪污受贿,否则就不是他的子孙。寥寥数语,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包拯的仕宦后代,严格遵守了这则家训,克己正身,直道而行。包拯的廉直风范更嵌入了传统文化的内核,砥砺无数士人廉洁奉公,以民为先。

●视频脚本

千古清风话包公

包公,一个震古烁今、世代传颂的名字。

他,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官26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的清官形象,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他,清心治本,直道处世,他的37字家训字字铿锵,振聋发聩。他的孝肃家风穿越千年,千古流芳。

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古称庐州。这里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这座快速成长的现代化城市,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场馆。街头巷尾,代代相传着许多与包拯有关的传说与故事。

这里,是他成长和归葬的地方。

包拯,字希仁。包公,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合肥古有“东乡出相,西乡出将”的说法。合肥东乡,指的是今天的肥东县。肥东县的小包村,原名解集乡十三包,后改名为包公镇小包村。

一千多年前,包公就出生在这里。

据包氏宗谱记载,包拯的父亲名叫包令仪,母亲张氏。包拯兄弟3人,长兄包莹、二兄包颖都早年夭折,他是家中的独子。

包拯的父亲包令仪自幼刻苦攻读,后来考中进士,做过知县。在他看来,勤奋读书、考取功名、报效国家是儿子必然选择的人生道路。

出生于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少年包拯耳濡目染,自幼勤奋好学,熟读《诗》《书》《左传》《易》等儒家经典,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行为规范。

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风,对他以后的为人为官有着重要的影响。

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教授孔繁敏:

这种家风的主要内容是忠、孝和廉,那么这三个方面应该说,在包公的父辈时就已经存在了,有这种氛围。所以对包拯幼时的影响很大,到包公时期他为人为官进一步丰富了家风的内容,后来又形成了名垂千古的孝肃家风。

公元1027年3月,29岁的包拯高中甲科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知建昌县。

建昌在江西,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距离庐州(合肥)十分遥远。因父母年高,包拯要求在庐州(合肥)附近做官,以便能伺候双亲、忠孝两全。

于是,朝廷改授包拯为和州监税,离庐州很近。然而,父母仍然不愿意随同包拯一起赴任。

左右为难之际,29岁的包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辞官回家,侍奉双亲。而且,这一辞就是十年。

包拯辞官侍奉双亲的故事,让世人钦佩不已,连一代文豪欧阳修也肃然起敬,赞美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卜宪群:

古人说,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孝,德之本也,一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品行端正,言有信,行必果,必然家风正、行为端,走上工作岗位也会尽职尽责。

父母去世后,公元1037年,39岁的包拯奋笔写下了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首诗的核心即“清心”、“直道”。

清心,指心地恬静、居心清正,少生欲念,是中国古代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也是修身为官的根本。直道,意为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包拯这首诗,直抒其为官心要清、为人道要直的心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

“清心”是对官员品格的要求,“直道”是官员为官为政的哲学。在包公的身上,很好地把“清心”和“直道”有机地统一了起来,这是他为官的起点,也是他为官的根基。

这首诗成了包公一生为人、为官的座右铭。他用26年的为官生涯,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也成就了一个千年包公。

据史书记载,公元1042年,任知端州三年期满,包公即将乘船离开端州。

端州百姓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感激,送给他一方端砚。手下人见是一方砚台,并非金银珠宝,便收下了。

船出羚羊峡,刚行至江中不久,包公发现了砚台的事,严厉申饬了手下,并将这方端砚抛入江中,还于端州。这就是著名的“不持一砚归”的故事。

穿越千年,包公清廉爱民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感动着一座城。

纵观包公一生,始终保持“清心”、“直道”的本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面无私,嫉恶如仇。

为官26载,包公尤其痛恨贪官污吏,在弹劾贪官时,他常常引用范仲淹的一句话“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意思是说,弹劾掉一个贪官只是他一家哭,而一方百姓就能免受其害了。在《乞不用赃吏疏》中包公写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他认为,清廉的官员能成为百姓的表率,而贪赃枉法的官员则为世人所不耻。

包公不但以“清心”“直道”要求自己,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形成了名垂千古的孝肃家风。

公元1062年5月13日,正在枢密院处理军政要事的包公突然发病,卧床不起。

自知来日不多的包公,提醒家人要谨记自己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在这则包氏子孙世代铭记不忘的家训里,包公要求后代子孙,如果做官者胆敢贪赃枉法,活着不准迈进老家的门槛,死后也不准归葬于祖坟。字数不多,却严厉冷峻。

包公让家人把这段话刻在石碑上,立于堂屋东壁,时刻戒示子孙,永远不要忘记。

原标题:中纪委网站刊文推包拯家风:清心为治本 直道是身谋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48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