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医院就诊,很多市民都习惯先去导诊台咨询就医流程。今后,你的就医习惯可能需要改变一下,昨天,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内看到了由该院参与研发的全省首个导诊机器人。
全省首个导诊机器人亮相合肥市一院
助你“初诊”,为你指路
“我有点咳嗽还发烧,怎么办?”“您可以去呼吸内科。”“呼吸内科怎么走?”“呼吸内科门诊请在我的左手边楼梯口上三楼,科室在三楼的位置,请看下面地图。”
昨天上午,在市一院门诊大厅内,一位患者通过语音和导诊机器人“晓曼”交流着。在经过一系列问诊流程后,眼前这个胖嘟嘟的白色机器人给出了一份“问诊结果”,并为患者推荐出适合的科室和医生。
“今后,晓曼将扮演医生的角色对患者进行接诊。”据市一院大外科护士长何蕾介绍,拥有“智能大脑”的晓曼不仅能像导医一样回答患者的提问,还会卖萌。
“晓曼的发声系统有些嗲,这样更亲近。”何蕾称,“晓曼”对于医院所有科室的位置、门诊大楼地图、219个常见病和症状对应的科室信息、51个常见问询知识都能对答如流,“让不少导医同事都自愧不如”。
全省首个导诊机器人
据介绍,导诊机器人晓曼由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研发,是全省首个导诊机器人。
据医院负责人介绍,晓曼的开发初衷是解决门诊导医人数较少、重复问答较多的现实情况。在医院业务高峰期人满为患的情况下,导诊机器人可以及时响应,可以指导患者就医、引导分诊,可以同时向患者介绍医院就医环境、门诊就诊流程和医疗保健知识等。
“晓曼作为智能语音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是市一院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助力‘智慧医疗’和‘健康合肥’建设。”该院负责人表示,通过前期知识库的输入和语音调试,晓曼目前能够完成大多数患者的常见提问。
导诊机器人“合肥造”
记者注意到,由于就诊患者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各地方言较多,晓曼在识别患者语音时也常常卡壳。
“晓曼是一个学习型的机器人,她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改善服务能力。”何蕾表示,导诊机器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会将学习到的方言上传数据库,并将这些学习到的语言应用到日后的导诊工作中,提高对方言的识别能力,“语音部分的技术主要由讯飞提供”。
记者在门诊看到,这个流淌“合肥血统”的机器人晓曼虽然摆放在较为显眼的位置,但前去问询的人并不多。
医院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民众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不高,还是习惯性地去找导医问询;另一方面,病情复杂、病症紧急的患者基本不会尝试使用导诊机器人。
“下一步我们将引导患者对导诊机器人的体验和使用。”医院方面表示,未来还将为晓曼增加手势和动作,让晓曼动起来、走起来,提高互动性。
■相关新闻
一个人去输液 不用抬头看
市一院将全面覆盖输液智能管控系统
输液时,你总希望能有个伴。倒不是想和他多聊天,而是希望有人能帮你看着输液瓶。这样的日子,很快就将成为过去。记者昨日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借助于该院投入使用的输液智能管控系统,哪怕一个人住院也不用为输液的问题担心,因为一切都是智能的。
据市一院大外科护士长何蕾介绍,该系统已经在该院的神经内科和肝胆外科投入使用,未来将投入全部科室。
“每张病床都将有一个小机器,这台机器不仅能识别输液器的种类,还能检测输液余量的实时状态。”何蕾介绍,该外设可以智能识别错误导致的余量错误并完成报警,还能识别输液过程中的病人暂时离开状态。
“输液过快、过慢、停止等状况能实时报警,护士随时随地全方位掌握患者的输液进程,保障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的安全。”何蕾表示,在病人输液即将结束时,不需要病人打呼叫铃,护士就会根据系统语音与屏幕提示提前到达病人床边终止输液或更换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