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地级巢湖市。由此,“环巢湖”开发战略进入大众的视野,而环巢湖建设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省社科院课题组日前发布的《2012安徽城市发展报告》,其中环巢湖建设专题提出环巢湖流域,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黄山归来到巢湖放松
区划调整后,合肥坐拥800里巢湖,合肥由此实现了通江达海的愿望。环巢湖也给合肥带来了新思考,借世界的头脑来打造巢湖,已势在必行。
合肥市公关学会王海泉认为,合肥滨湖新区是环巢湖第一个美丽景点,要把滨湖新区建设成令人神往的“外滩”。首先是打造“十全”城市功能区,也就是核心商业区、商务金融区、体育运动区、文化展示区、特色商业区、文化创意区、游艇码头区、城市居住区、旅游服务区、滨湖旅游度假区。
王海泉表示,在打造“十全”城市功能区的同时,要形成“十美”公共空间,在沿湖岸线打造十个大型公共开敞绿地,包括儿童游乐公园、生态湿地公园、滨湖休闲区、中央公园区、环城生态绿地、河口湿地区、湿地植物园、湿地原生态旅游区、滨湖公园区、滨湖风光带。
“精心打造好环巢湖观光带,让游客下了黄山就来巢湖放松。 ”王海泉建议。
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应该实现环巢湖经济带与生态屏障的共建。 ”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吴明建议,环巢湖经济带与生态屏障要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研究。
吴明认为,环巢湖地区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具有很强的同质性,这种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必须有所改变。 “要有新区域观,打破严格按照行政区域管理经济和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界限。 ”同时要有新资源观,不是对资源只保护不开发,而是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
省社科院程惠英则建议,应立足环巢湖流域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以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指导,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构成的经济模式。
程惠英介绍,环巢湖建设不能再受传统发展理念的桎梏,不能仍沿用“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以破坏生态资源维持经济的增长。
生态农业受专家追捧
环巢湖建设,除了发展旅游业外,生态农业也被众多专家所“追捧”。
省社科院许红认为,环巢湖流域逐步形成了优质稻米、水产、蔬菜、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建设的农产品基地,为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可持续的生产体系和可持续的消费体系。 ”许红表示,要扩大生态经济市场,积极推出“观光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休闲度假农业”,开发旅游产品,带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
省社科院程惠英建议,环巢湖流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应加大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重点推广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生态高效的生产模式。(陈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