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冬日暖阳洒在义安区天门镇的姜田上,在该镇五峰村南门姜业专业合作社的生姜种植基地里,姜农们正在田间忙着对土壤进行熏蒸消毒。
据合作社负责人章浩介绍,土壤熏蒸是在种植前杀灭土壤病原菌,从源头控制病害发生,使农作物生长在健康的土壤中,减少后期农药的用量。“去年在外地引进姜瘟病防治熏蒸消毒技术和洞洞姜种植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
“按照以前,今年种植过的土地,明年就要歇一年种,不然容易得姜瘟病,但是我们去年从外地引进姜瘟病防治熏蒸消毒技术后,今年这块土地就可以继续种姜。”章浩说道。
“洞洞姜”也是去年该合作社引进的一项生姜种植技术。是在田间预先挖好洞穴,再将姜种栽种其中的种植方式。与传统的开沟种植相比,洞洞姜的种植深度可达40厘米左右,这种深度为生姜的生长提供了更适宜的土壤环境,尤其是在一些湿度大、粘性重的土壤中,更能体现其优势。“‘洞洞姜’不仅节约劳动力,还具有耐旱耐涝、杆少芽多优点,长出来的姜更为挺拔修长,产量会更高。”章浩说,去年合作社种植的“洞洞姜”,亩产5000斤以上,比传统“沟沟姜”亩增产35%以上,增加了收入。“今年,我们在原有的姜田里继续使用该项技术,为今后防治姜瘟病和白姜种植探索新方法,助力白姜丰产丰收。”(通讯员 殷熹 吴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