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航拍。记者吴骏摄
仲夏时节,从石台县城驱车向东行驶12公里,一座占地面积约125亩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映入眼帘。在这里,种菜不用土,菜苗都住“上下铺”;农人们乘坐自动化作业车,在园内来回穿梭;工厂化种植生产区、全自动化分拣包装区、都市园艺观赏区等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化田园综合体……这些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被石台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逐一搬进了现实。2023年3月,由安徽兴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打造的石台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项目在石台县横渡镇横渡村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0月,这座集生产、分拣、包装、冷藏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产业园进入试运营阶段。
“项目推进这么顺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产业园负责人闵文俊告诉记者,从项目核准到开工建设,从用地问题到融资招工,石台县政府在主动服务上做“加法”,在审批时限、办理流程上做“减法”,为项目建设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当地政府积极作为,领着办、带着办,大大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进度,产业园比预期提前了1年时间完工投产。现在园区运行一切正常,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
闵文俊的底气来自产业园里“科技感满满”的蔬菜瓜果。与传统瓜果蔬菜大棚相比,走进该产业园,仿佛置身一座巨大的“植物工厂”,其内部空间开阔、设施整齐,即使外面气温高达30多度,里面也是凉爽宜人。番茄藤蔓在无土栽培设施中沿着牵引绳向上攀爬,结出一串串果实。“园区种植的富硒番茄是我们目前的主打产品,这里每天产出的番茄数量都在8吨以上,是传统大棚种植产量的3倍。由于温度恒定,番茄采摘期长达10个月之久。投产至今,采果量已达到400多吨。”闵文俊拿起一串红如玛瑙的小串番茄介绍道。
产量高,品质怎么样?记者拿起一颗番茄,细细品尝,汁水浓郁,甜中泛着淡淡的酸。“口感好,是因为番茄长期生长在这‘五星级’待遇的玻璃温室里。”闵文俊指着温室四周遍布的数字化控制系统说,这些设备正监测着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一系列与植株生长相关的参数,实时传回控制中心。
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控制中心的智能分析将得出最优解,并下达灌溉、调温等指令,让温室“冷”了自主加温,“渴”了自动灌溉,“闷”了自行通风,始终让番茄处于舒适的生长环境。
“以前,靠天吃饭,番茄长出来什么样,咱们就吃什么样的。现在,可以通过‘云’种植自主调控温、光、水、气、肥等,保障果实品质、口感。‘定制’出的番茄很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消费者欢迎,我们的销售订单已经排到半个月以后。”闵文俊说。
既要高产高质,也要走绿色环保的路子。走进自动化水肥车间,记者看到几座大型原水罐整齐排开。“我们利用管线将当地的硒泉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使番茄吸满硒水,打造富硒品牌。同时,‘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精准控制高效利用肥料,根系吸收后的余液自动进入回收装置,流转回水肥车间。”闵文俊解释道。
得益于产业园的建设,周边农民在家门口圆了“上班梦”,菜农变身“新农人”。“我们在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可以在温室里从事采摘、分拣等工作,月薪3000多元,这可比自己种地轻松得多。”今年58岁的郑桂香笑着说。至今为止,产业园已带动80余户像郑桂香一样的农民从事智慧农业生产。
除了种植农作物,即将开放的农旅示范体验中心为学生和游客打造了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游乐园”。农事体验、农业技术科普和手工艺制作等互动项目正逐步将产业园的产业链条向农旅观光、农业研学等领域延伸。“在未来,农旅示范体验中心将与市内的部分中小学联合开展户外劳动实践课堂活动,通过听讲解、看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改变学生对农业的认知,体验不一样的劳动意义和乐趣。”产业园总经理助理王伟伟说。
当前,产业园二期的智慧种植、三期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正在有序建设。据介绍,产业园将持续挖掘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聚集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要素”,以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为重点,源源不断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含新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