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新闻>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谈研学游升温:规范使用,才能“研学优”

  人民日报8月21日报道,每年暑假,研学游都会迎来旺季。背上行囊,结伴去看看,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假期标配,而各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是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不过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馆的声明引发了关注。声明表示,大量企业在馆内办有偿研学游等活动,许多活动团体在馆期间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极大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

  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场馆,肩负教育科普的职能。近年来,从更加智慧、精美的策展,到办起科普讲座、提升互动体验,博物馆不断升级的服务举措,都旨在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走向更广阔的人群。走进博物馆享受这些免费服务无可非议,但一些机构却将其包装成研学游的噱头,在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甚至冒用博物馆的名义误导参与者,客观上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

  感到闹心的还有博物馆里的观众。对动辄几十人的研学团而言,组织管理好孩子,培养他们的参观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然而,不少研学团不遵守参观秩序,有的团队“讲师”嗓门很高,形成不良示范;有的还放任孩子们喧哗吵闹,甚至堵塞安全通道。这不但影响了其他观众的参观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研学游传递的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以博物馆为例,每个展陈侧重不同主题,每件文物都是沉淀的知识。可有的研学游设计随心所欲,讲解同样毫无章法,有时还会因为自身储备不足,或者追求好玩有趣,出现误解乃至曲解的情况。家长花费高价,孩子求知若渴,换来的却是错误的知识。如此研学游不仅误人子弟,还造成公共文化资源的浪费。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到大千世界、草木深处研学游,探访印于书本、讲于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大大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近年来,正因叠加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体验,研学游日渐升温,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衍生出户外跋涉、乡村农耕、传统文化等多样的主题与形式。然而,火热背后,问题也不少:组织者、承办方五花八门,一些机构并不具备资质;原来的旅游项目改头换面成为研学游项目,价格却翻了数倍;游中研学变成多游少学、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打卡”式参观……无论哪种,都背离了最初的用意,让研学游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其实,研学游的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这离不开优质内容的开发,社会资源的支持,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把关。为了促进研学游的规范发展,不少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同时推出精心设计的推荐路线,满足不同需求。随着各地研学游基地、公共场馆设施与服务的不断升级完善,家门口的红色景点、非遗工坊,不远处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是很有价值的“第二课堂”,能够让孩子获益匪浅。规范使用,好好利用,研学游才能“研学优”。

  (原题为《研学游,更要“研学优”(人民时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0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