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新闻>权威发布

让更多人参与绿色电力消费

  小镇配备光伏座椅和路灯、开发区使用氢能重卡、焦炭炉升级为绿电窑炉……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替代化石能源,消费绿色电力的积极性被更好地激活。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两年平均增长分别为17.6%、12.5%,远高于总发电量两年平均增长5.3%的水平。

  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排放又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可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与化石能源相比,使用1兆瓦时绿电可减排822千克二氧化碳、0.39千克二氧化硫、0.36千克二氧化氮。在节能提效的大前提之下,倡导绿色电力消费、推动电力从高碳向低碳转变,成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

  提速绿色电力消费,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电能替代,同时加快乡村电气化建设,推进清洁取暖等;另一方面也包括对存量化石能源电源进行清洁替代,也就是从原来的煤电等转向风电、光伏等零碳电源。

  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快速发展,2020年发电量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10%左右,相当于替代煤炭2.22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45亿吨。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38元和0.36元左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燃煤标杆基准电价水平,这也为下一步提升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然,从2020年数据看,我国煤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仍超过60%,绿色电力消费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此,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比重将达到三分之二左右,将从原来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的主体。

  绿色电力消费是大势所趋,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风电、光伏发电等具有随机性,发电出力往往“靠天吃饭”,难以准确预测,过去受电力系统的“欢迎”程度不如煤电。此外,绿电消费积极性不高,也受到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仍有待完善、相关认证和技术标准缺失、绿色电力证书缺乏吸引力、绿电消费理念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从消费绿色电力的凭证“绿色电力证书”认购情况看,在绿证认购平台上,累计风电和光伏交易量7.3万余张,远远小于2800多万的核发量。

  倡导绿色电力消费,需要从供给侧让绿电发得出、送得广。比如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加大跨区输电通道建设,输送更多的绿色电力,并且保障绿电及时同步并网;进一步健全完善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等政策机制,打破省间交易壁垒,推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扩大清洁能源消纳范围等等。

  倡导绿色电力消费,还需要从消费侧让绿电有激励、用得好。在一些国家,如果企业消费了一定比例的绿色电力,能够适当减免生态税,进行绿色金融贷款时可以获得较高授信额度、享有利率优惠等。我们同样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提高绿电消费的“含金量”,让更多的老百姓和企业参与其中。

  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在节能提效的前提下,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们定能打赢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3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