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新闻>权威发布

中青报:只要地方政治生态不靖,就不可能彻底消灭“黑煤窑”

  12月17日18时许,被困矿工全部升井,山西省孝义市西辛庄镇杜西沟村“黑煤窑”盗采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宣告结束。据媒体报道,此次事故造成2名矿工遇难,孝义市公安局侦查认定这是一起涉嫌非法盗采煤炭资源案。一位曾任职煤炭管理执法人员透露,一个黑煤窑从开建到出煤,购置设备、打点中间关系保守估计要1000万元。“没关系根本就开不了黑煤窑,上午开张下午就会被查。有关系了,执法人员就绕开黑煤窑不查。”

  此次抢险救援的成功,令人欣喜,但与此同时,“黑煤窑”盗采猖獗的事实,也不能漠视。盗采之罔顾安全,黑窑之戕害生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可有一丝一毫的轻忽。

  据记者调查发现,事发煤窑在2017年至2018年间被人举报过盗采,还被孝义当地相关部门炸毁井口,但并没有依照相关规定填实井眼,实行彻底取缔。这也为之后继续被人盗采留下了口子,埋下了伏笔。

  然而,此种“除恶”并未“务尽”,不过是为疯狂盗采提供了某种可能而已。围绕开“黑煤窑”产生的各种公权力缠绕,已经由此衍生的部分制度性崩塌,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黑煤窑给地方政治生态敲响了警钟。

  谁都知道开煤矿能挣大钱,特别是在电煤价格居高不下的刚需下,只要有一个坑口,就意味着财源会源源不断涌流。据新华社消息,杜西沟村“黑煤窑”11月初开始外运煤累计销售近2000吨,仅一个多月盗采就获利百余万元。

  也因此,在煤矿资源富集的山西省,类似的博弈一直都存在,且从来都不仅仅止于市场层面的竞争。“没关系根本就开不了黑煤窑”,指的就是这种混乱的政经关系。

  权钱纠缠,不仅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生态,也会严重败坏政治生态。在权力的驱使下,法律法规往往被搁置不论,政策制度也会出现“破窗效应”,成为形同虚设的摆设。

  以此次涉事黑煤窑而言,一座明明已经被封的煤窑,为什么会持续几年出现“盗采”?是主管机关果真不知情,还是有意不知情?为什么每一次查处最后都无果而终,甚至成为下一次“盗采”的开始?这中间,是不是存在诸多不为人知的操作?

  据报道,孝义市严打非法私挖滥采,共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1次,取缔私开矿口苗头性现象7起,查处非法盗采矿石资源行为4起,通报批评整改进展不力、效果迟缓3人。就在涉事黑煤窑所在的杜西沟村,张贴着2021年11月20日孝义市政府《关于开展打击非法违法采矿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该通告显示,对发现非法违法矿点一律严格实行省政府“六条标准”实施关闭,所涉乡镇必须及时予以取缔。做到竖井填平填实井筒,斜井炸毁井口。

  遗憾的是,再严厉的举措,如果不能保证令行禁止,不能确保权力机关的一体执行,最后都会沦为一纸空文。执法人员为什么会绕开黑煤窑?无非是“有钱能使鬼推磨”而已,而驱使的力量,只能来自金钱与权力扭结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

  可见,与治理黑煤窑相比,治理地方政治生态显得尤为迫切。只要政治生态不靖,只要存在设租寻租的可能,就不可能彻底消灭“黑煤窑”。道理很简单,那些被打点了的关系,就是“黑煤窑”的眼睛和雷达,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庇护这些大地上的毒瘤。

  公开消息显示,12月17日孝义市召开全市干部大会,通报市委书记、市长、副市长三人被免职。12月18日,吕梁市召开打击盗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部署会,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表示,敢开“黑矿”的,必有保护伞。要根除吕梁山上私挖乱采的顽瘴痼疾,必须在全市干部队伍、公职人员中来一次大排查、大起底,彻底清除干部队伍中的“毒瘤”。

  一地的党政主官同时被免,确实不多见,这也表明,当地盗采现象已经严重到了不得不重拳整顿吏治的地步。希望当地以此为开端,快刀斩乱麻,彻底斩断盘根错节的权力利益关系,净化地方政治生态,让“黑煤窑”真正成为历史。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26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