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西部两个偏远县城招聘高学历人才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一个是湖北黄梅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9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中45名需研究生学历,1名为博士研究生特设岗位;另一个是云南河口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学历人才22人的基本要求是,年龄在35岁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近年来,高学历人才向基层下沉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无论是人才下沉的数量还是深度,都在不断加强。
导致高学历人才不断向县城下沉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与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直接关系。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迄今已超过20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2021年,在学研究生总量达到333.24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50.95万人,在学硕士生282.29万人。日益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形成了劳动力市场中的人才“渗漏效应”。由于大城市无法吸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些大学生开始向二线三线城市扩散,进而向县城流动。
另一方面,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确需要更多的高学历人才。从人口看,2021年我国县城及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约2.5亿人,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县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县城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人才的渴求也日趋旺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投身到县城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助于改善县城的人才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缓解当前青年人就业压力也大有裨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县城吸引人才的方式普遍比较单一。开出的各种条件中,除了较高的薪酬以及住房补贴等外,依然是“编制”为王。招聘高学历人才的单位,不是政府机关就是事业单位,“学历尽头是编制”,凸显了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求稳心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县城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对薄弱。更为尴尬的是,有些县城单位表面上重视人才、需要人才,但在实践中却又不重视人才的诉求,只重引进,不重使用。导致结果辛辛苦苦引进的高学历人才,要么干不了多久就跳槽,要么出现知识和技能“无用武之地”的人才浪费问题。
通过吸引高学历人才加快当地发展的做法值得肯定,但需要提醒的是,县城在招聘高学历人才时,不仅要注重如何“引进”,更要注重如何“留住”“用好”。
首先,要从靠“编制”向靠“产业”吸引人才转变。实践证明,只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本地产业,才是吸引人才的根本之道。当前,我国的县城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比较突出,部分县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但大多数县城经济发展仍不尽如人意,产业特色不明显,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较多。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县城经济,挖掘县城经济发展潜力,是当前及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要为高学历人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既要重视引进人才,更要重视用好人才,为人才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在重视解决人才对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和住房等方面需求的同时,更要注重为人才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只有让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用武之地,才能够真正在当地扎根。
最后,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避免盲目抬高学历要求。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要从县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不唯高学历,也不唯名校,这既可以避免职业错配,也有利于精准发挥人才的效能。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