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新闻>权威发布

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 今年春招有哪些新特点

  今年3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介绍,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人。大批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此前,教育部开展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要求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关键期,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正值春招关键期,今年春招是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后的第一个招聘季,高校的招聘开展得如何,和过往的就业季有何不同,有哪些新特点?记者采访了相关高校负责人和毕业学生。

  线下活动激增,学生参与度高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023届本科毕业生张芳正一直在备战考研,最近,已经失败了一次的他有了新想法。随着社会运转全面恢复正常,他发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这给了我很大信心”。在权衡利弊后,张芳正收拾起考研失利的遗憾心情,坚定地选择了就业这条道路。

  于是,春招伊始,张芳正就冲在最前面。通过优化就业计划、复盘笔面试经验,他拿到了厦门建发股份、上海美维科技、中石化宁波公司等4个offer,目前已经签约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为激发学生就业热情,缓解“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华东理工大学开展了全面工作。该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教师陈伟杰介绍,学校在低年级开展简历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意识。针对毕业班,开展简历会诊、生涯咨询等工作。学校还举办“新芽计划成长营”,针对重点帮扶群体,通过技能培训、政策宣讲、资源对接、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积极求职。此外,陈伟杰表示,“今年学校就业活动的最大特点是,线上就业活动全部转变为线下活动,学生对于线下活动参与得更加积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霄也发现,春招期间,线下招聘数量激增,学生求职热情高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学生和用人单位‘久别重逢’,以3月为例,我校组织举办日常线下招聘活动173场,入校单位达到1075家,累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1500个。我校还在今年引入了智慧就业面试亭,为学生提供安静、独立、便捷的面试空间,受到学生点赞!”

  春招期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瞄准学生求职需求,在大型春招的基础上,特别举办了文科类专场、考研后专场等多场“小而精、专而优”的招聘会。“各地方、企业也是新招频出,比如我们举办的‘镇江日’‘扬州日’等活动,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展示带到招聘现场,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关注。”王霄说。

  毕业生求稳心态凸显

  春季以来,各项就业政策相继出台,打出“就业组合拳”,保障大学生精准高质量就业。

  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3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充分挖掘资源和自身潜力,大幅扩大科研助理岗位,加大科研助理岗位保障力度等。中组部等5部门出台《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取消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4月至5月,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新上线“‘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2023年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24365校园招聘服务’汽车产业专场招聘会”等7场招聘活动。

  与此同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毕业生求职的心态仍然以“稳”为主。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的毕业生调研中,从偏好的企业类型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6.7%,较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且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为12.6%,较去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

  从毕业生求职关注的因素看,薪酬福利仍是首要关注点,占比69.3%。稳定性的占比为40.7%,排名第二,较去年上升4.5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呈上升态势。《报告》认为,这与毕业生期望的企业类型及企业规模数据相吻合,毕业生求稳心态明显,稳定性越来越成为找工作时关注的重要因素。

  陈伟杰对此表示认同。就他观察,今年毕业生更偏向于稳定的岗位,如国企,事业单位等;部分行业,如互联网、半导体行业人才需求量减少。而留学生人数增多,考研人数继续增加。

  对此,5月11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岗位,稳住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招聘规模,确保央企国企接收高校毕业生人数不低于去年。实施好基层就业项目,稳定扩大“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招募规模,落实各类优惠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城乡社区就业的政策保障。

  华东理工大学分层分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学生的求职竞争力,通过职业胜任力成长营、求职训练营、模拟求职大赛等活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并针对有需求的学生“一对一”剖析问题,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推荐适当的就业岗位。

  陈伟杰介绍,学校发挥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引领作用,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先锋”和基层就业学生“追梦人”系列活动,以身边的榜样和典型案例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重点单位行业领域就业。

  访企拓岗成效持续推进

  过去三年,也有不少促进就业的好经验延续下来。

  王霄表示,疫情期间,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速推进。一方面,面向学生和单位推行了网签系统,不仅便捷了学生和单位,还大大提升了就业数据的准确度。另一方面,为了做到就业引导不断线,疫情期间学校以就业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开辟了就业小课堂、毕业生职场说、就业群星汇等专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些做法都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对原有的就业工作进行了有效补充。”

  陈伟杰介绍,学校挖掘“就业先锋”案例,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面向全体应届毕业生推送就业典型,讲述不同岗位行业就业学生的求职历程、成长故事和心得感悟,共发布2023届毕业生就业先锋案例40余篇,每篇阅读量均超过4000人次。选树“追梦人”基层就业典型,涵盖选调生、公务员、偏远地区及重点行业就业群体,相关学生事迹被30余家媒体报道。还开展多场基层、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就业校友母校行活动,邀请校友回校交流分享行业领域最新进展、求职技能、工作体悟等,为毕业生择业就业提供参考。

  同时,学校持续开展“华理职播间”系列活动,邀请就业又快又好的“就业先锋”分享求职成功经验,解答同学疑问;开展“校友云聊就业”系列活动,邀请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优秀校友分享求职和工作经验,并依托校友推荐带岗,吸纳毕业生进入相关用人单位。

  此外,各地各高校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高校领导班子主动走进园区、走进行业、走进企业,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联系,挖掘岗位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就业信息。

  自4月起,中央财经大学校党委带队先后赴广发银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福建投资集团、兴业银行等企业调研,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供需匹配,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努力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动下,二级学院领导班子、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辅导员也纷纷加入、广泛参与。

  王霄介绍,今年春季学期以来,学校、学院纷纷主动出击访企拓岗,与企业开展深度对接,已累计走访单位100余家,开拓岗位2000余个。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参与高校2415所,走访用人单位17.1万家,新开拓就业岗位253.1万个。 (光明日报 记者 杨飒)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