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民生

盘点今年合肥发生的那些民生大事 件件托起百姓幸福生活

2岁的女儿高烧至39.6度,心急如焚的尹女士忙给自己的“家庭医生”熊医生打电话。熊医生是瑶海区长淮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社区医生,他和辖区居民签订了“家庭医生”协议,居民们遇到健康问题可以随时与他联系。

“我要定期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评估,掌握他们的主要健康需求,如果他们遇到突发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理性地进行处理。”熊医生说。 “签约医生”还能开转诊单、住院单、检查单,到了住院部,签约居民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检查,免去排队挂号的麻烦。

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隔一个月都可以到社区服务中心测血压、量血糖,并免费领取当月的药物。这是该中心为辖区居民免费提供的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总共11大类43小项服务项目,实现全覆盖。

健康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健康合肥”是最大的民生,而这,只是合肥带给市民的其中一项民生改善。

扩大公租房覆盖人群,年满35周岁以上的单身人士也可以单独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不分城乡,每人每月给予60元护理补贴。享受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残疾儿童,可同时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强化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全市新增养老床位超过1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超过30张。

从监管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在乡镇和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

“十二五”期间,合肥市累计投入民生事业发展支出2429.1亿元,年均增幅13.59%。先后实施民生工程项目65个,建成项目点近14万个,涉及教育、卫生、住房、农村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细细分析,民生工程重点解决了老人、孩子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围绕群众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需求。

民生工程怎么选?

“自选动作”助推“幸福合肥”

午饭时间到了,庐阳区六安路小学中铁校区的学生们坐在教室里,等着老师把配送好的午餐送到班里。糖醋排骨、土豆肉丝、清炒小白菜、丝瓜蛋汤,虽是家常菜,但是味道尝起来都还不错,孩子们吃得狼吞虎咽,很快就把饭菜一扫而空。

这是六安路小学中铁校区实施的庐阳区民生项目——午餐工程,目前,该校有500多名学生在校就餐。今年,庐阳区将“午餐工程”纳入区级民生项目,为了让孩子们吃得放心,学校从营养、口味、冷热、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每天有物品留样,安排家长“开放日”听取家长对午餐的建议。

改善民生,非一时一事之功,要让老百姓真的受益,光靠一味“砸钱”可不行,更要开动脑筋,创新助力惠民生。5年来,合肥在完成省级民生工程 “规定动作”的同时,还添加“自选动作”,实施“33+X”项目。“自选”的“X”年年有所不同,拓宽了民生工程领域,也让民生工程更“接地气”,更有 “合肥范儿”,适合本地百姓。

从最初启动民生工程的12项到36项,再到目前“滚动”实施的65项,合肥市民享受的民生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全;从最初解决“生活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再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热点问题全面涵盖。如今,合肥正由“解困民生”、“普惠民生”向“幸福民生”转变,正是有了这份民生“大单”,合肥市民的幸福感才能得以延续。

“开门纳谏”由市民说了算

年初,全市的“准爸妈”们迎来了一条“利好”消息:今年,合肥又将9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纳入民生工程,这意味着,包括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减在内,所有合肥市常住人口新生儿都可以免费接受11种疾病筛查,进一步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这个结果,是根据民意征集得票率高低产生的。

察民意、恤民情,合肥从确定每年的市定民生工程项目开始,“3+X”,“X”选什么、怎么选,政府“开门纳谏”,问计于民,将决定权交给老百姓。“十二五”期间,合肥民生项目建设实现“民定民享”,从“政府配餐”转变为“群众点菜”,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通过政府公开信、媒体公告、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民生项目建设意见建议累计超过7.6万条,目前,合肥八成以上的市级民生项目均源于社会公开征集,由老百姓说了算。

群众体育设施工程、儿童先天性疾病医疗救助、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惠民工程、重性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惠民“菜篮子”工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开门纳谏”听到了百姓真正的呼声,过去的5年,这一系列由市民“点单”,“优项目、重民生、立品牌”的惠民措施,成为合肥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