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民生

合肥去年开展41项省市民生工程 群众满意度连续五年均超过93%

○关键词:投入

2016年,合肥市共开展41项省市民生工程。

其中,省级民生工程共有32项,在上年的基础上,省级民生工程“六增六退”,新增城市老旧小区整治等6项新民生工程,同时退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等6项老民生工程。

在9项市级民生工程中,新增了11种儿童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全市7万余新生儿获益。

○关键词:五保供养

“十三五”开局之年,合肥市民生工程工作亮点纷呈,五保供养的新举措便是其中之一。

举措

去年7月,合肥市由政府公开招标,以肥西县山南镇、柿树岗乡为试点,向社会服务机构购买服务,为995人散居五保对象实施“人文关怀”服务。

由政府向社会服务机构购买服务,通过社会工作者介入散居五保供养对象生活,参与制订其活动计划,为散居五保供养对象提供家庭访视(精神慰藉)、生活帮扶、公益慰问等服务,提升五保供养对象幸福感。

1-11月份,合肥市法律援助机构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3679件,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23.6%。

为最大限度落实便民惠民政策,合肥市精心打造“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依托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村(居)联系点全面覆盖的资源平台,将法律援助工作有效延伸至最基层社会组织单位。推行困难家庭法律援助顾问制度,由法律援助律师为困难家庭提供定点贴身免费法律服务。

○关键词:医养结合

2016年,合肥市实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项目,试点“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包河区在全市首次尝试引入“医养结合”模式,创新养老模式打破困局。

针对很多养老机构医护水平低、救助不及时等情况,合肥市加大发展“医院+养老院”医养融合服务新模式,现在全市已有2家公立三甲医院与部分区(县)已领证的养老机构正式签订“医养结合”协议,有力实现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创新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民生工程建设。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

过去一年,合肥在该项民生工程中做出诸多创新。

去年,包河区创新思路,引入前沿理念,研发了棚户区改造管理新体系。该系统以“项目资料库”为基础,建立了“进度监控、统计分析、短信提醒、绩效评价、电子挂图、APP移动管理、督办管理”等子系统,通过项目建设这条主线,对征收阶段、算账阶段、建设前期阶段、建设实施阶段、竣工审计阶段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实现项目与绩效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民生工程

去年,合肥市建成市、县、乡三级网络一体化平台,实现民生项目的公益、准公益和非公益分类精准管护,用信息化手段实行动态监管,明确管护责任主体。

三级网络一体化平台建成至今,合肥市管护项目点已达54072个,管护人员7.4万人次。

○关键词:沟通桥梁

自2012年起,连续开展市级民生工程项目社会公开征集,通过政府公开信、媒体公告、入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民生项目建设意见建议累计超过13万条。

2016年市县各级成员单位累计收集舆情102件,处置率100%。

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特殊身份优势,全程“把脉”民生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相关阅读:10年来合肥累计投入民生支出达2429.1亿元 惠及760万群众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18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