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民生

合肥共有22个矿泉水井泉 滨湖、大蜀山、岳西路都“藏着”温泉

除了这些市民熟悉的温泉资源,皖江经济带地热汇总表显示,大蜀山还有地热井,岳西路的地热井则属于合肥断陷盆地,也有两处带状地热,出水温度最高达到了51.7℃。

就连滨湖新区的金斗公园,在数年前的应急水源地的勘探中也发现抽出的地下水不仅“热”而且含有相当的矿物质,经检测具有开发温泉的前景。2016年,省国土资源部门对合肥市滨湖新区东部地热资源进行了预可行性勘察,施工深度为1.5千米的地热井,井口出水温度约为30℃。这是在合肥盆地地热勘查中的新突破,为合肥巢湖地区“温泉之乡”规划建设提供了资源支撑。

合肥共有22个矿泉水井泉

矿泉水,听起来是多山多雨地区的专利,实际不然,此次会上公布的《皖江经济带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优势与开发利用》显示,合肥在全省矿泉水井泉总数最多,达到22个,探明资源总量为5087.26吨/日,不过现存的矿泉水井泉数只有10个,可开采资源量3021.26吨/日。

然而,我省矿泉水开发利用并不高,合肥开发利用的矿泉水井泉只有4处,实际开采量仅为46吨/日。合肥人较为熟悉的一处正在开发的矿泉水矿就位于合肥蜀山森林公园。这种矿泉水的形成受大蜀山火山岩体和断层控制,水中含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属偏硅酸、锶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

会上专家透露,我省矿泉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按照每吨矿泉水3000元计算(1.5元/500ml),我省现存的35个井泉资源完全开发利用,潜在市值规模每年可以达到139亿元人民币。如果将损毁的井泉恢复开发利用,潜在市值更是达到每年225亿元人民币。

建议建立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报告显示,合肥城市地质调查取得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等系列成果,为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危险性分析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地质支撑。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地面沉降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建筑物倒塌、崩塌,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等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露出城市地质工作“短板”,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会上,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爱民就建议合肥市进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实验城市,开展合肥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整体评价、协同开发与安全利用。

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李从文也表示,近年来,我省主要城市建设活动较多,重大构筑物、重大交通工程等密集施工,迫切需要建立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

李从文建议,合肥市尽快试点建立城市重大构筑物及地下空间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系统、重大线性工程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建立集信息化、智能化为一体的预警平台,构建城市发展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保障城市安全,服务城市发展。

晨报记者 余佼佼

推荐阅读:合肥地铁2号线老城区站点下月露芳容 三孝口站未来或成最挤段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3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