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培育、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服务机构,建设一批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文化创意等创新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安徽创新馆,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成果路演中心,一站式实现创新成果展示、项目推介、成果对接、专利拍卖等功能。
未来五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基本建成,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5%,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位次前移,创新驱动力显著增强。产业迈向中高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7000亿元,现代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显著提升。
【关键词】协调
城区各种交通工具实现“零接驳”
今后几年,合肥人的出行网络会加倍通达。因为,新桥国际机场二期、通用机场建设等航空项目都将实施,引江济淮、派河港等水运工程、绕城高速集贤路互通立交、S260新合蚌路、S208巢无路等公路项目也要陆续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让城市更美好。
根据《行动计划》,随着城市的发展,合肥的功能品质也将有大幅提升。今后,将建成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形成集快速轨道交通、快速公交 (BRT)、普通地面公交等于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试点,推动各种交通工具“零接驳”、“零换乘”。强化城市主干道路和国省干道建设,优化路网交通结构。
另外,将突出精致、精细、精美,重塑城区功能形态,挖掘开发老城区历史文化,规划建设若干总部经济集聚区、品牌商圈、特色街区、城市地标和精品道路。
未来五年,合肥的中心城市能级会显著增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0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突破500万人。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35%,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及中部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50强。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50%。新型城镇化体系基本形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推进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规划建设,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25%,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和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