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市预算及增列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15亿元,其中光市级专项资金就达到3.23亿元,是2015年的32.3倍。
围绕重点人群和薄弱环节,我市实施了分类精准施策:针对低保和五保贫困人口,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低保、五保、扶贫“三线合一”,建立了联动调整机制;针对 “三无”特困人口,我市编制了专项脱贫规划,为全市4721户“三无”贫困户免费建设家庭光伏电站,免去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医疗、养老、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个人自筹费用,全部由财政“兜底”;针对因病致贫人口,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贫困人口医疗补充商业保险试点,将贫困人口合理的住院医疗费用和特慢性病门诊费用(包括目录外费用)全部纳入报销范围……
2016年,合肥有9.47万贫困人口摘掉沉甸甸的贫困帽子,与幸福结缘。
让百姓活得更有安全感
古语有云:“城为保民为之也。”
对于平安和幸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公布的数据,参与调查的市民对合肥的“治安状况”十分满意。这份发自心底的认可显然来源于“平安合肥”建设的久久为功。
“长安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综合反映一个城市的社会管理水平、和谐社会建设成果等。一个城市必须连续三届(每4年为一届)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单位)”,才有资格参评此奖项。
而合肥,则一口气连夺三次“长安杯”。
2016 年,“平安合肥”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天网”工程一期建成,八类恶性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铸安”行动深入开展,合肥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食品药品重大安全事件“零发生”。打击传销取得决定性胜利。“大信访”工作格局基本建立,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
不仅如此,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城市,城市法治建设评估位居全国第六,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加强,社区民防示范点建设全面推开,人民防空、防震减灾、残疾人工作成为全国先进城市……
2016年,合肥“长治久安”之路走得步履弥坚,合肥人的安全感与日俱增,幸福感有了更多底气。
让百姓活得更有舒适感
“城,所以盛民也。”一座城市是否幸福,还取决于它让人们感受到的舒适程度。
2016年12月26日,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通车运营。从此,合肥人出行又多了一种便捷选择。与此同时,2、3号线全面建设,4、5号线部分节点工程也有序启动。
如今,合肥人一天来回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已不再是梦想。而就在2016年,合宁高铁等又纳入了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商合杭合肥段全面施工,合安客专加快建设,庐铜铁路基本建成……这意味着未来合肥人将拥有更多、更优质的出行选择。
在合肥,游玩的选择项也在不断增加:在城区,1912、?街、中隐于市等各大美食街道、文化旅游街区让人轻松愉悦;在滨湖,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万达文旅城让人乐而忘返;沿着环巢湖大道,还能去国家级森林公园、去湿地、去渔村、去古镇、去姥山游山玩水;走进乡村,青山绿水间的民宿、农家乐让人找到心中的“乡愁”……
选择项持续增加的背后,是“我们会努力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决心和努力。景与城、自然与建筑,和谐共生、美美与共,这样的城市才有情怀,有温度,才能让生活其中的人们倍感舒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的舒适度当然不仅是外在的舒适,更在于内在的精神满足。2016年,合肥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巧打“创新”牌,让百姓真正乐享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为合肥全面实现文化小康积蓄了动力,更让城乡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幸福,是物质和精神获得双重满足时持续的愉悦状态。能否将百姓的幸福感持续至2017年,让合肥再一次捧回“幸福城市”的奖杯,“评委”只能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而“躬身为民”“实现最大公约数,让更多人拥有获得感”则是一份庄重承诺,更是这座城市不断追寻幸福的秘笈和动力。· 记者 方?·
》》》推荐阅读:两天内获“安徽资讯”分享控勋章 领取毅行名额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