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输入少量电,给予足够的温度和功率,增大等离子体密度,EAST就能持续、稳定地数倍放电。正是有着“输入小、输出多”的特点,EAST才有着“人造小太阳”之称。
“目前世界上在运行的核电站,都是核裂变电站,科学家们希望能建成核聚变电站。”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ITER就正在致力于探寻高效清洁能源,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是未来聚变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ESAT东方超环和ITER的模式相似。”上述人士告诉记者,EAST具有ITER类似的先进技术,未来五年内将是国际上唯一有能力开展超过百秒时间尺度的长脉冲高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物理和工程技术研究的实验平台,为ITER预演稳态运行是EAST的重要使命。“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条件下,让放电时间加长。”
此前,这项纪录一直由EAST保持,2012年,EAST物理实验创造32秒高约束模世界纪录;2016年,EAST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据悉,这一里程碑性的重要突破,表明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和未来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建设和运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晨报记者 于巧妮 通讯员 叶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