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光好。打开微信朋友圈会发现一个显著特点,很多人都在各种赏花点打卡留念,人人都在“花花世界”里笑靥如花。一时间,各地的赏花攻略、赏花地图成了热门话题。人们在争相走出家门、拥抱春光的同时,也让各地赏花经济火热起来。
镇江也不例外。过去一周,我们的赏花大军涌进城乡各个角落,最美公交赏花线路吸引人们争相打卡,最美农村公路人头攒动,各大景点精心营造赏花氛围,“赏花+文学”“露营+围炉煮茶”“踏青+亲子”等时尚新玩法让人眼花缭乱。穿着汉服或特色服装在各大公园和景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徜徉花海,探索自然。各赏花景点既刷新了“美誉度”,也收获了“人流量”,生态“颜值”正在加速转化为经济“产值”,让这个春天变得热闹非凡。
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先进地区相比,镇江的赏花经济还有不少提高的空间。一方面,各赏花点各自为政、单一推荐的多,穿点成线、集体推介的少,有亮点、无特点,让人印象深刻、沉浸式体验其中的赏花线路还不是太多,因此在游客吸引上,总是以本地人为多,远程号召力不足,不能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镇赏花。另一方面,“赏花+”做得还不是太足,往往是以拍照、打卡为主,最多再来一顿农家菜,与花相关的创意产品不多,对消费的带动力不强。这两方面的短板,造成赏花经济规模上不去,形不成带动效应。
做大赏花经济还需要政府与社会双向用力,加大创新力度,真正做到以花为媒、以节会友,玩出新花样,不断丰富游客游玩体验。既要以形式多样的创新产品,把“一季春花”变成“四季花开”,打造四季不落幕的风景线,延长游客停留期才能赢得“不断档”的游客;也要从空间上拓展“赏花经济”的层次,进一步延长“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条,持续提升由花而生的附加值,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将赏花踏青与都市休闲、文化艺术、乡村度假、山地运动、特色美食等相结合,形成“赏花+”融合模式。这样既可以拓展“赏花经济”的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也能让游客从单纯的“走马观花”转变为沉浸式深度游,不负春光,让他们说走就走,来一场与春天的邂逅。(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