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到博物馆“打卡”,来文创店“种草”,这或许是“春游江淮”不可或缺的一站——
文创“争奇” 春日有礼
徽派砖雕艺术美不胜收。鳌鱼脊饰砖雕,立于徽州古建屋顶上方,传递徽州人的匠心。以鳌鱼脊饰转化设计而来的冰箱贴,取“独占鳌头”之寓意,徽派“座右铭”令游客上头。
战国彩绘漆器工艺精致。凤鸟图,广泛存在于楚式漆器和其他生活用品上,诉说楚人的浪漫。以寿县出土的战国彩绘凤鸟漆盘为设计元素的茶盘茶垫,辅以楚文化典型纹饰图案,楚式“伴手礼”带游客穿越。
到博物馆“打卡”,来文创店“种草”。这样的旅程,日益成为文博爱好者的集体属性。今年文创店里的新产品、新场景带来怎样的新消费体验?春日上新的博物馆文创如何描绘江淮文脉?答案藏在创意产品中,等待你我“沉浸游”,等待人们“拆盲盒”。
一方文脉,相见如故
是这种材料,是这个味道!是这方水土,是这里的生活。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推出的“茶含片”和“见山文房四宝”,是源自博物馆的文物元素,更是属于黄山的“土特产”。本地观众,一见如故;外地游人,爱不释手。
在这座全面展示徽州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内,徽墨、歙砚、书画、徽州三雕、徽州文书等特色藏品数量近10万件(套)。近年来,该馆整合文物、非遗、旅游等资源,充分发掘馆藏文物及徽州文化内涵,通过文物溯源、文化传承、旅游推广等方式,全力打响徽文化创意品牌。
亳州市博物馆同样在创意展现地方文化上铆足了劲儿。“亳”字专用于地名,距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一个“亳”字,就是一个文化宝库。该馆历时两年多,面向全国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博单位,共征集到甲骨文、陶文、金文、隶书、魏碑及南宋、唐、清和近现代书法家的“亳”字100多个。随后,开发设计出“千古一亳”迷宫套组、亳系列、亳拼图系列等文化创意产品数十件套。解码一个字,体现出了深厚地域文化和中国汉字智慧。
芜湖市博物馆以馆藏精品文物为创作原型,打造国家级非遗芜湖铁画摆件。池州市博物馆秀山门古城楼建筑立体拼图,以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结构的展示,提升地域历史文化的认知度。“你好安庆”套装礼盒,元素取自安庆博物馆馆舍、女驸马蟒袍、明牡丹孔雀梅瓶……
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物、独具魅力的文化风貌,始终是文创产品的根基。从很多成功案例来看,博物馆文创属于博物馆,但“博物馆”并非唯一的创意之源。博物馆文创正担当更重要的角色,集成文化传承创新成果,推出产品,也打造一方文脉的展示平台和传播载体。
一种时尚,国潮当红
铜陵市博物馆的榫卯拼图冰箱贴文物奇趣记、蚌埠市博物馆的蚌埠美食地标系列——旋转冰箱贴、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的透光书签/冰箱贴……“冰箱贴”几乎是各家博物馆文创“销冠”,便携性和实用性之中匠心凝聚、圈粉无数。来自亳州市博物馆的“中药娃娃”玩偶有点可爱,年轻观众希望在文化休闲生活中获得治愈感,“丑萌”软糯的毛绒系列同样是博物馆文创的创意突破口之一。
创意,带着鲜明文化印记,集中于小巧之姿,承载厚重的底蕴,打造“萌萌哒”却很有文化分量的文创IP。
去年,阜阳市博物馆将热门IP“呆呆龙”形象深化延展,充分挖掘阜阳地方名人,将姜子牙、管仲、鲍叔牙、吕蒙等通过人物换装方式融入历史画像,辅以积极向上的大众流行语言进行设计。据介绍,此系列新开发了冰箱贴、钥匙扣、新年红包、弹跳保温杯、充电暖手宝、时尚暖手袋等产品。
“徽徽狮”IP源自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清代狮子滚绣球梁柁,“徽徽狮的杂技人生”系列,将该馆六大镇馆之宝——战国铸客大鼎、战国鄂君启金节、春秋吴王光鉴、北宋金扣玛瑙碗、元代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以及春秋龙虎纹四环铜鼓座,与大众喜闻乐见的国家级非遗——阜阳临泉杂技的倒立、顶杆、蹬缸、顶碗、晃杆、空竹等巧妙融合,文物、非遗、潮玩,齐活了。
安徽博物院文化创意部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安徽博物院共研发新品455款,其中“一肚子墨水”“龙虎纹鼓座挂链”“鄂君启金节提拉米苏”“金扣玛瑙碗烤布蕾”等新品文创即推即爆、供不应求。创意是文创的核心竞争力,好创意带来好效益,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2024年,该馆文创收入较2023年度上涨125%。
一份活力,跨界相融
当下,文创消费用户越来越年轻化。相关调查显示,创意设计、社交属性和情绪价值是年轻消费者购买博物馆文创的主要驱动力。安徽博物院的策略是“换思维、招伙伴、出爆款”,让文创产品展现文化精髓、学术成果和文化价值,让文物元素以时尚、实用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成功打造独具安徽文化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
中徽博加强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等的联动,与相关高校就文创展览、版画合作、徽州文书主题文创设计大赛等项目展开合作,通过自主、授权、合作开发等多种方式,形成5大类200余件文创品类。
“亳州市博物馆官方网站公开了藏品数据库。公开藏品4000余件套,包括藏品的名称、尺寸、年代等详实的信息数据,观众可自主在线查阅和搜索。”亳州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措施保障下,该馆向社会提供博物馆藏品数字化信息,便于社会机构设计开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博物馆期待跨越合作,做强文创,以社会各界及观众们的创意火花,点亮货架,让更多人感知历史、表达自我、享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