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少于40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18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4%。用两年时间,将工业占比由16.2%提升到25%,到2030年,提升到35%……这是笔者从连云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了解到的,今年,高新区将围绕“高”“新”二字持续发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调优结构,推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奋勇争先,实现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在省内和国家级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实现更大进位。
截至去年底,高新区在全省57家省级(含)以上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3位。高新区产业价值链位居169个国家高新区第22位,R&D占比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2%、高于全市30个百分点,园区发展能级越来越强劲,特色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科技创新引领越来越有力。
今年,高新区将聚焦“高”“新”定位,结合目前的发展基础、承载能力和动力方式,在产业引育、项目建设、要素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全面发力,发挥指标项目的领先领头、产业发展的带动示范、体制机制的先行先试作用,当好科技主引擎、工业主阵地、产业主战场,着力打造成为全市一流、辐射周边的高新产业承载地、科技创新策源地、融合发展样板地。
在招大引强、转型发展、园区扩能上精准发力。加快产创、产城融合,园区内部融合,形成特色鲜明、产业互补的发展分工体系,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420亿元。依靠新旧动能转变,加快焕新传统产业,以天晴、鹰游、联瑞等骨干企业为节点,在支持引导技改扩能基础上,大力引进上下游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项目。壮大新兴产业,要围绕“发、储、送、用”生态全链条,聚焦N型光伏电池组件、储能类、配件类,加大华东光能、太瓦新能源、无锡上能等重点项目引进,融入全市海洋经济大局。培育未来产业,科学研判、精准发力新赛道,2025年底建成苏北数字化发展标杆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20%左右,加速形成新的强有力的增长极。以向外延要地要空间为主,坚持外延与内盘并重,各园区找准定位、盘活资源、提升承载力,明确年度任务,定期开展回头看,评估盘活实效。
在科技创新、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上开足马力。牢固把握高新区的使命和责任,围绕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持续发力,把科技创新作为连云港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色和动力源泉。更大力度招引优质项目、更快速度的推动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对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逐项攻克难题,打造指标评价最优、经营主体满意度最高的区域,让营商环境成为连云港高新区吸引客商、集聚产业最有效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