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江苏:紧盯节粮减损 耕好“无形粮田”

  风吹麦浪阡陌香,又到一年夏收忙。近日,江苏大地上的小麦自南向北陆续开镰。

  “大国粮仓”守得好,“中国饭碗”才能端得更牢。全国粮食绿色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4月底在张家港召开。科技储粮、绿色储粮是保障库存粮食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的“关键一招”,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的职责使命,是深化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的关键举措。

  让粮食“生活安逸”,

  现代化粮仓各显神通

  粮食存储受到温度、湿度等一系列环境因素影响。如何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舒适地“躺在”空调房里,让它们过得舒服?

  近年来,江苏省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仓储设施建设,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一批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粮库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走进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洲中心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谷物香气。在粮仓旁,一台硫酰氟环流熏蒸机正静静地工作,该设备替代传统的磷化铝熏蒸,是粮食安全储存的“护身符”。在粮堆上方,一台粮堆表层施药机器人忙碌着,根据预设程序,在粮堆表层自动施放生物源储粮防护剂,有效防治储粮害虫。此外,工作人员通过机房的数字粮仓管理系统,对整体储粮状况进行线上巡查,每个仓库内的温度、湿度、储粮水分等数据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屏幕上,一览无余。

  储粮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沙洲中心库真正成为粮食的“放心房”。沙洲中心库主任杨卫文介绍,这里使用了“粮堆智能通风系统”,能够实现粮库的远程定点降温通风。该技术的应用,让粮库的控温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是沙洲库的专利技术之一,是我们的‘秘密法宝’。”

  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治介绍,公司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开展的“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有效延缓稻谷的品质劣变,保持大米的优良口感。公司稻谷在拍卖市场上备受青睐,网拍成交率也高于其他粮食购销企业,已连续3年创下江苏省同类稻谷网上拍卖的最高价纪录,科技储粮每年为公司增加效益超400万元,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记者来到南京灵山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粮库采用了“精准通风式低温储粮”技术。“我们利用机械冷源或自然冷源,通过整仓降温、环流降温、表层控温、内环流控温等方式综合应用控制储粮温度,保持粮堆常年平均粮温不超过15℃,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0℃,从而达到抑制害虫活动和霉菌滋生、保障原粮品质、减少仓储损耗的绿色储粮效果。”

  此外,该公司还采用了“冷却壁式低温储粮”技术,即在冬季利用自然冷源通过机械通风,将粮堆温度降到10℃左右;春季气温回升时,系统通过仓壁通风系统将冷风压入近仓壁粮堆,通过负压将冷风附壁定向性穿过粮层,形成近壁侧冷风隔离带,阻断外界高温对粮堆温度的影响,解决“冷心热皮”的问题,可实现平均粮温常年不超过15℃,达到免熏蒸和低温保鲜的效果,粮食在这里“生活”得很“安逸”。

  住进“呼吸仓”,粮食的体验如何?盐城市瑞丰谷物有限公司是粮库新仓型、新工艺应用企业,该公司为粮食建了一座“呼吸仓”。

  “这是单独的仓房,仓房屋面在上下两层之间设置了一道空腔层,使得隔热层内形成风压和热压压差,顺着通风百叶窗及时排出积热,从而达到隔热效果,这种仓型就是自呼吸气调仓。”盐城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春雷介绍,这个呼吸仓能够有效降低粮食的自然损耗,延长粮食的储存时间,“我们是省内最早应用这种仓型的单位之一。”

  绿色储粮成效显著,

  保粮“堵点”依然存在

  江苏粮食播种面积连续14年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连续10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江苏省以占全国3.2%的耕地,产出了全国5.5%的粮食。粮油加工业连续14年实现销售收入持续增长,2023年已达3500亿元,约占全国8%。

  与粮食大省相匹配的,是“科技储粮”技术的领先。截至目前,全省全社会完好仓容超过4600万吨,氮气储粮、“四合一”技术等成为标配,低温准低温仓容量居全国第一。当前,粮食储藏已从单纯追求数量安全,发展到兼顾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绿色储粮技术探索在江苏大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十四五’以来,江苏省立规划、强基础、抓管理、促创新,发挥高质量考核指挥棒作用,大力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提高省财政补助资金标准和比例,加快现代化粮库建设。”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德介绍,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粮库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安全粮库、智慧粮库、绿色粮库、美丽粮库、廉洁粮库”建设目标;起草了现代安全粮仓分级标准,开展了粮食绿色仓储管理技术体系研究,评选出近年来行业创新优秀团体和成果,加快科技成果对接转化,仓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建”的方面,江苏省推进粮食物流核心枢纽、节点城市和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完成4个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城市建设方案编制,累计投入省财政资金19.1亿元,支持77个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新增粮食仓容400万吨,培育推进35个重点粮食物流园区建设,累计认定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19个。

  在“退”的方面,江苏省优化整合“小散旧”粮食仓储设施,通过拆除、迁移或者改变用途,各地退出仓容约200万吨,“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达87%以上。

  在“管”的方面,江苏省推进“五库”建设,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在载体建设、技术创新、科普宣传等方面推动粮食节约减损。无锡市创新编制《现代粮仓建设指引》,南京粮食集团、张家港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单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粮食安全储存方面依然面临一些共性的难题,亟待破解和提升。最近召开的全国粮食绿色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指出,我国粮食储备规模大、品种多、周期长,在粮食存储方面,依然难以完全避免虫霉损蚀、水分散失、干物质耗损和品质劣变等保粮难题。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沈飞表示,当前,就国内而言,粮食仓储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正在大力提升,但在人工智能、先进传感器的应用方面,还有非常大的运用空间。“比如相应的技术体系还没有建立、节能绿色智能管控技术还处于概念阶段。”此外他建议,在智能化保管方面,比如称重系统、品质检测数据、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要尽量做到互相联通,建立成熟的智能决策系统。

  同时,沈飞通过对粮食质检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当前一些大型设备售价达几十万甚至一百万元,粮食利润低,大部分粮食企业负担不起,需要上级政策扶持。

  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目前,全省粮食储藏正由“无虫害、无霉变、无鼠雀、无事故”的安全储粮阶段,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优粮优储高质量发展阶段跃升。下一步,江苏省将出台《江苏省现代化粮库建设指南和管理导则(试行)》,以科技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设施和装备升级为重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使粮食储藏迈向现代化。

  锚定绿色优储方向,

  写好“减损”文章

  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2023年,江苏省粮食总产量759.5亿斤,增加5.7亿斤,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均实现增长,增产方面有了显著效果。

  如何在已有成绩之下,更好地写好“减损”这篇文章,在“无形粮田”上“收获”更多粮食?

  “目前,我们正在试点多参数粮情监测系统的应用,通过云图测控系统,害虫、霉菌、二氧化碳等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粮食情况的实时、智能化监测,并期待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方治看来,目前我国的储粮技术在全世界领先,还需要加强技术的推广。比如,目前苏州全域储备粮已基本实现准低温储藏,如何让全省其他地域也实现此技术,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推广。

  “从田间到餐桌,粮食最讲究的是新鲜。”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斌说,粮食收获后立刻进行低温烘干,进入冷藏库,这在日本比较普及,可以做到保证色香味。我国粮食低温干燥技术也已成熟,但还未普及应用。他建议,针对粮食收储损耗的问题,可以利用光伏发电实现粮食烘干,既能将能源就地消纳,又能降低粮仓烘干成本,但是前期投资成本较大,需要当地政府集约化建设或给予一定政策、资金支持。

  近年来,江苏省结合实际,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在绿色储粮、科技储粮上已经有了多种尝试。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延川介绍,江苏省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锚定绿色优储方向,有效改善仓储设施条件,大力推广绿色储粮技术,面向科技前沿、行业痛点,推进关键减损技术提质升级,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助力耕好节约减损“无形良田”——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将“现代型仓储设施覆盖率”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年度重点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发挥高质量考核“指挥棒”作用。创新开展整市推进仓储设施建设示范,省级财政资金补助基数和比例双提升,安全储粮、优粮优储基础不断夯实。

  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等“六大提升行动”,强化仓储性能和储藏功效,持续升级仓储设施设备,应用节粮减损新工艺新设备降低储粮损失。推动仓储设施升级改造,全省氮气储粮、“四合一”技术应用仓容比例等不断提升,多杀菌素储粮害虫防治等百余项技术得到应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量居全国第一。

  支持重点项目研发,联合省科技厅,将“粮食产后保质减损及绿色智慧仓储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应用”等研究方向新增列入“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重点研发计划”,引导行业聚焦节粮减损“卡脖子”难题开展重点攻关,单个项目财政支持达300万元。

  此外,江苏省还联合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南京)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粮食绿色仓储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为指导仓储规范化、绿色化、标准化管理和促进节粮减损提供技术依据。鼓励市县积极应用省级研究成果,打造绿色储粮、科技储粮的“江苏样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 顾星欣 见习记者 刘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3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