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要闻

“争夺”博士后,杭州凭啥行?

1.jpg


2.jpg


黄钦成的研究对象是各种虾。


3.jpg


何秋琳选择在企业工作,就是希望研究成果能尽快落地。


一场“博士后”争夺战正全面打响。

上月,重庆面向全球推出5016个博士后岗位,最高年薪达120万元;紧接着,青岛发布今年博士后岗位,“释放”需求1508个;更早前,山东省、湖南省也陆续发布2024年博士后岗位,其中湖南需求超3000人、同比增长50%,山东计划招聘4000人……

视线转回身边。今年,浙江计划招收博士后5066名。去年,这一数据为3975名,增速达27.4%;杭州的博士后“家底”更是雄厚,近期,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文件显示,杭州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400余名,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总数达135家,占全省30%,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领先阵营。

就业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博士后招聘需求“走高”、各地建站热情持续攀升,这也让人不禁要问,这个群体为何这么“吃香”?省市纷纷“走马求贤”的背后,杭州又祭出了哪些“王炸绝招”?


做博士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超级学霸”“神一般的存在”,这是外界对博士后群体的第一印象。中国博士后起势“成军”的背后,是“世界第二”的现实——据人社部消息,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招收博士后34万人,坐稳世界博士后第二大国。

注意,听起来比博士更“牛”的博士后,并非一个学位概念。在我国,博士后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工作的人员。

做博士后,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记者和湘湖实验室的黄钦成聊了聊。

从华东师范大学动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黄钦成于去年6月进入湘湖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他的研究对象,是各种虾。“罗氏沼虾、红螯螯虾都会研究,主要就是研究虾的亲体营养强化与幼体开口饵料替代等方向。”黄钦成介绍。养殖车间、办公室、实验室,这是黄钦成工作的“三点一线”。这几天,他正在湖州育苗基地进行课题研究。

简单来说,黄钦成要攻克的难题是:如何让虾苗产量高、长得快、活得好。去年,他成功申请到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千万别小看这个课题,背后藏着大学问:据业内数据,目前全国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约40万亩,年产值200亿元,其中70%的虾苗源自浙江——“浙江熟,天下足”,对爱吃罗氏沼虾的“吃货”来说,这话没错。

如何持续“做大做强”浙江水产产业核心竞争力?湘湖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们正在努力。在湘湖实验室顾志敏专家团队,像黄钦成这样正在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博士后共有5名,另外还有1名博士后已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正在办理入站手续。

“其他同事还有研究鳜鱼等其他经济鱼类的,团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解析鱼虾生长、抗逆等主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筛选鉴定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主效基因或调控元件。希望在未来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攻克一道道产业难题。”黄钦成说。

在湘湖实验室,博士后们的课题申请和基金申请书络绎不绝,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项目报上来。自2022年11月获批博士后工作站以来,湘湖实验室已累计招收博士后54人,现已入站39人。作为浙江布局建设的唯一一家农业领域省实验室,湘湖实验室今年成功入选2023年度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类似湘湖实验室这样的高能级实验室及科研机构,正是吸引博士后“入杭”的重要砝码。比如去年年底设立的湖畔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首日便公布了“3年培养超过100名博士后”的小目标;2018年获批的之江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更是已累计招收博士后400余人。


争抢博士后,到底在争什么?

5月30日,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如期而至。为科技工作者设立专属节日,充分体现了全社会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

“如果将国家级的顶尖科技人才比作金字塔的塔尖,那博士后群体就是这个金字塔底座的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博士后就是为国家储备未来的顶尖人才。”一所国内知名大学的人事工作负责人这样说。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对博士后的争夺,体现的正是各地对新质生产力的渴求。

争抢博士后,各地纷纷出招:

上海推出“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加大资助力度;苏州推出博士后创新发展评价指数,通过给博士后和设站单位精准画像,强化精准服务;宁波试点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协调试点企业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合作,打造联合培养基地……

差异化竞争中,杭州有何优势?听听杭州协合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博士后何秋琳的切身感受。

“我选择来到这里做博士后,就是希望看到我的研究成果能尽快落地。”她坦言。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干细胞再生医学专业博士毕业后,何秋琳来到了协合医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其实博士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就想好来企业了。这边的人文环境和研发环境都很好,大家都是踏踏实实做研究,都是以一种向上的状态来做研究。”何秋琳说。

“把论文写在生产一线”,这正是杭州对于博士后的期望。作为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博士后正处于创新创造的黄金年龄。在协合医疗,记者注意到博士后们的办公室就位于企业制造基地的楼上,每位博士后拥有独立的办公室和研发实验室。

脱下日常服装、换上工作服,何秋琳可以从办公桌前“无缝”投入到研发一线,以便于科学成果更快进行转移转化。2022年,协合医疗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之后有两位前辈博士后出站后,就留在协合医疗工作了。有了他们做榜样,让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更有信心了。”何秋琳说。

企业是推动产学研转化的主力军,目前杭州企业型博士后工作站数量占到总数的八成以上。以浙江省各区县(市)中设站规模第一的高新区(滨江)为例,该区目前已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9家,其中81家都是企业型,占比高达91%。

此外,杭州博士后工作站的设站规模和结构与经济发展更是高度契合,目前杭州博士后的主要研发方向涵盖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能源五大生态圈,持续为杭州勇立创新潮头提供动能。

以钱塘(新)区为例,该区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1700余家,贡献了杭州一半以上的产业规模。该区的4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与生物医药相关的达24家,占比近55%。


博士后的期待,如何读懂?

杭州“001”号博士后是谁?

1998年11月,杭州市第一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在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一个月后,李建庆博士进入东方通信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成为杭州市第一位博士后。

从此,博士后这一高精尖人才群体正式登上杭州历史舞台。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新进站博士后超千人,目前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400余名,涌现出622个科技成果奖,诞生了4658个授权专利。

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态度,决定了它的发展姿态。从1到“4400+”,杭州默默耕耘了26年。而在浙江深化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当下,服务好博士后对杭州来说更凸显其必要性。

杭州如何揽才?营造更纯粹的科研氛围,必不可少。

来自西湖大学的博士后江梦南,就是被杭州浓厚的科研氛围吸引而来的。出生于1992年的她,小时候因误用药物被诊断为重度神经性耳聋。凭借自己的努力,江梦南考上吉林大学的本科、硕士,并于2018年成为清华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的博士生。求学过程中,她的目标始终明确,那就是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

在清华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江梦南就对曾坚阳老师的研究领域很感兴趣。了解到曾坚阳全职加入西湖大学后,去年9月,江梦南也来到了西湖大学。“这里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非常适合做科研。”她说。

以才引才、成就人才,这正是杭州对博士后“润物细无声”的呵护。

杭州的诚意还体现在这些方面:从2022年起,杭州将每年的9月28日确定为“杭州人才日”,以专属节日形式礼敬人才;今年,杭州又以实施“春雨计划”为牵引,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举办各类科创精英大赛,加快推进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和全球人才蓄水池建设……这些举措,都对外展现了一个对青年英才更加开放的杭州。

春天播下种子,秋天收获希望。明年,我国博士后制度将迎来设立4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杭州的青年人才又将如何在城市创新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2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