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丁庄交通站: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深秋季节,行走在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平坦的大道、彩绘的外墙、清澈的池塘、斑斓的树叶……村庄安静中透着闲适。村中心一处青砖黑瓦白檐的老式农房墙上,“茅山抗战根据地丁庄交通站”的牌子十分醒目。这里曾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秘密交通站,斑驳的老旧砖块似乎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峥嵘岁月。

1937年12月5日,日本侵略者沿溧武公路侵占茅山地区,疯狂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民无宁日。1938年6月13日,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新四军第1、2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开始创建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了执行通信联络任务,1938年7月,中共句容县委在徐村建立第一个秘密交通站。1939年2月,组建王庄句容交通站,下设柏巷、丁庄、致和3个分站。丁庄交通站是镇句交通线上联系磨盘山、延陵、白兔等交通站的重要节点,任务是秘密为新四军探送情报、掩护抗日军政干部。江志洪任丁庄交通站站长,他的妻子赵兴凤和其他4名党员群众为联络员,丁庄交通站设在江志洪家。当时,茅山地区形势错综复杂,除了新四军外,还有日军和伪军,各种武装相互渗透,叛徒汉奸经常出没。秘密为新四军传送情报的任务十分危险,通讯员是“刀尖上的舞者”。

“以前听我母亲讲送情报的故事,惊心动魄。他们把信件看得比命还重要。”江公平说。江公平是江志洪的儿子,今年77岁。他说,丁庄交通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也是他父母亲一生的事业和荣耀,“他们收到信件后,先把信件藏在地窖里,或藏在墙上的砖缝中,确保信件不被发现。在送信途中,通讯员采取各种办法隐藏信件,他们或把信件放在独轮车上的暗处,或把小纸条绕在发髻内用方巾包好,以应付日伪军的检查。日伪军盘踞在句容城内,欲将信件送到句容城内,危险会更大。”

1942年,在一次送信途中,江志洪远远看见了日伪军,就悄悄地将信件扔进了附近的粪坑里。但他的举动被一个日伪军发现了, 随即把他抓到村里审讯,后又被带到县城的宪兵队严刑拷打并关押。但他始终没有招供,后经多方营救,最终被释放。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茅山地区留守人员进行清剿。丁庄交通站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继续为解放战争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多次对丁庄交通站进行修葺、维护,并作为乡村红色旅游景点免费对外开放。

时光荏苒,硝烟散尽,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沉淀的红色基因流淌在每一位丁庄人的血液里,引领着砥砺前行的方向。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一粒葡萄”正演绎乡村振兴的精彩。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方继生栽下2亩巨峰葡萄,开启丁庄葡萄发展序幕。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等一大批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丁庄葡萄聚力成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经过30多年发展,以丁庄村为核心的茅山镇葡萄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亩到现在的1.8万亩,年产量近2万吨、产值达4亿元。合作联社把原来几十个品牌统一为‘丁庄葡萄’,实行统一品种育苗、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质质量、统一品牌销售‘五统一’,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时代。”丁庄村委会主任、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玲说,“丁庄葡萄”已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成功打入开市客、盒马等大型高端商场超市,2021年起出口东南亚。在“丁庄葡萄”畅销海内外的同时,丁庄村依托葡萄产业,用“活”红色资源,大力发展集观光、休闲、旅游、采摘于一体的现代果业,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丁庄葡萄”品牌的附加值。2023年,丁庄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村民走上共同致富路。近年来,丁庄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特色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记者 滕庆海 张凤春 通讯员 刘洋 李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