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子共赴航天之约,军事科技嘉年华点亮星空梦想

为迎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4月23日,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50名学生走进军事科技嘉年华(合肥站)现场,开启探索之旅。活动现场航天展品丰富,长征2F、墨子号卫星、天和核心舱等航天展品齐聚一堂,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近距离感受科技脉搏。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参观军事科技嘉年华(合肥站)

50名学子齐聚骆岗共迎航天日

4月23日下午,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的50名学生满怀期待地踏入骆岗公园,正式开启了军事科技嘉年华(合肥站)的探索之旅。

在这群对航天充满热情的学生中,周奕苒同学积极踊跃。“我梦想着有一天能亲手制作出真正的隐形战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分享,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各类航天相关活动,对制作飞机模型更是乐此不疲。此外,她还通过广泛阅读航天书籍、观看航空科技电影,以及认真聆听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科学知识,不断拓宽自己对航天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同样深受航天魅力吸引的,还有该校的江荣鑫同学。他告诉记者:“我对航天科技有着无比的热爱,这份兴趣从小就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幸运的是,我的家人也一直支持我,鼓励我动手实践,每一次创造都让我深感成就感满满。我立志未来要投身航天事业,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随着航天日的临近,我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航天事业蒸蒸日上!”

“在国家全面加速推进航空航天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学校始终把航空航天科普作为科技教育的核心板块。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接触歼-31战斗机、长征系列火箭等国之重器,从而点燃他们对宇宙探索的赤忱热情,将‘两弹一星’精神的火种代代相传。”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航模社团指导老师王宏立分享。

除了开展校外的活动,在校内,学校也打造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航空航天教育课程体系。连续两年组织学生“云游”军事博物馆与中国航天博物馆。

未来,学校将全力开发航空航天相关课程体系,进一步拓展与航空航天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为更多孩子创造了解国家前沿科研项目的机会,让航空航天梦想的种子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航天重器齐聚致敬中国航天日

揽月

军事科技嘉年华(合肥站)于4月18日在骆岗公园盛大启幕,一经开幕便迅速吸引了广大市民与游客的热烈关注。

展览融合了“陆海空天电网”六维作战体系、军事模拟沙盘和创意CG动画的超大沉浸式空间,共有展品400余件,其中不乏令人称赞的航天类展品。

在空天防御板块,有撑起中国航天脊梁的“通天之梯”——长征火箭家族。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长征二号F是14次护送航天员出征的“生命之舟”;长征五号“胖五”以2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让中国运载火箭挺进世界第一梯队;而新一代长征九号重型火箭的蓝图,正将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的梦想锻造成现实。它们突破12项关键核心技术,运载能力覆盖1.5吨到25吨,成功率超96%,从近地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构建起全谱系运输能力。

这里还有墨子号卫星,2016年8月16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现场展示的这颗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

墨子号卫星突破"针尖对麦芒"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让北京与维也纳之间实现全球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话;它完成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创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最远纪录,让爱因斯坦惊叹的"星地心灵感应"成为现实,而这一切奇迹的源头,正是来自于合肥这片创新热土。

天和核心舱

此外,游客还可以走进“太空大套房”,沉浸式感受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段(1:1)仿真模型。据介绍,这个长约15米、重22.5吨的“太空大套房”,是中国空间站的指挥中心--天和核心舱。如果把它竖起来,比五层楼还高,但里面却要装下三个航天员的吃喝拉撒、上百项实验设备,还有控制整个空间站的“超级大脑”。

不仅如此,这里还陈列着其他丰富多样的航天展品。其中,商业火箭模型令人瞩目,包括朱雀(模型比例为1:20)、快舟(模型比例为1:20)以及天龙二号(模型比例为1:20)等;同时,还有展现我国卫星科技成就的北斗三号MEO卫星,体现强大组网能力的北斗组网系统,以及承载着航天英雄凯旋荣耀的神舟飞船返回舱等。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快来现场共同探索航天的无限魅力。

合报玩转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庄文倩 实习生 陈杜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