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增活力 求新求变开新局——访大通区委书记张友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谋划改革,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近日,大通区委书记张友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通区作为淮南工业的发祥地、城市的发源地,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城市的“东大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贯彻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把准正确方向、掌握方式方法,锚定建设“产城一体、青山绿水现代化美好大通”的战略定位和“三地三区”的战略目标,不断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力动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张友贤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大通区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1%;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居全市第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7%、5.9%。下一步,将以“学习”破冰,找准全面深化改革“关键点”。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决定》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自觉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张友贤说,将以“创新”破茧,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线”。坚持守正创新,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奋勇开新局。时刻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群众需求、紧抓机遇挑战,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以发展促进深化改革,探索科技招商、基金招商,推动国有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全面深化与闵行区新虹街道结对合作帮扶,高标准建设承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延包试点,精准发力、持续深耕,既尽力而为又实事求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确保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32万亩以上,夏粮总产9480万斤,夏粮“二十一连丰”。全面完成2023年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工建设2024年2万亩高标准农田。午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6%,产业化利用占比55.33%。
张友贤表示,将以“民心”破题,拓展全面深化改革“服务面”。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三城联创”,高质量实施50项民生实事,启动109户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区托育中心项目、孔店中学二期工程收尾工作。要笃定“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确保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张友贤告诉记者,将以“落实”破局,打造全面深化改革“新样板”。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统筹推进经济、行政、民主法制、文化、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纪检监察等体制改革。今年以来,高质高效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执法赋权工作,完善乡镇(街道)“一目录三清单”制度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融合发展,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达99.29%。始终坚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韧定力、“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的实干精神,确保改革各项任务在大通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通篇章。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韩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