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个人都不能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严格耕地保护的意义在于保证对耕地的永续利用,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日,市资规局工作人员走进宿城区屠园镇张稿村,手拿专题地图,向村民详细讲解耕地保护相关知识。
这是宿迁开展“耕地保护进万村”主题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耕地保护知识100问(2004版)》3.5万份,悬挂宣传横幅1000余条,出动宣传车辆160辆次,进村1300余个,受益群众超13万人。
近年来,宿迁深入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层层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充分发挥耕地保护机制作用,逐步构建起责任明晰、集约高效、监管精准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我市层层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对各县区开展严格考核,并推动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责任书,实现对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和数量的全方位保护。
聚焦“三区三线”(“三区”即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三个区域,“三线”即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我市全力打造宜耕宜农的农业空间、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
围绕构建宜耕宜农的农业空间,我市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规则,详细了解战略部署用地需求,确保耕地应保尽保、应划尽划;围绕构建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我市推动形成以两湖(洪泽湖、骆马湖)为主体,市域主要水系为“脉络”,湿地等生态片区为特色的“一带两湖、五片八水多点”生态保护格局;围绕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构建,我市进一步完善“1129+N”城镇空间体系,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加快形成规模合理、分布有序、优势互补的城乡空间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实有耕地面积623.51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43.02万亩,高质量完成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为健全长效机制,我市注重发挥“责任+激励”“管控+治理”“执法+监管”的机制作用,广泛开展耕地保护激励绩效评价,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乡镇给予资金奖励。“我们进一步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坚持‘动土必到场’原则,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行为,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市资规局宿城分局第一中心所所长孙扬介绍。
2017年,我市就建立了耕地保护奖补激励机制。截至目前,累计下拨市级激励资金13820万元,44个乡镇(街道)和22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奖。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对此,市资规局副局长蔡曈表示:“市资规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紧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为乡村振兴持续输入‘源动力’。”(吴柏啸 张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