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坚持“一户一方案”,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民生实事项目,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开展“量体裁衣”式改造,有效改善了这些家庭的生活条件,让残疾人实现居家生活无障碍。
家庭是残疾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台阶、一道门槛都可能成为残疾人出行的障碍。行得通、能出门、方便如厕等,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但对家住祁门县古溪乡谢家村的凌某琴来说,却并不容易。
“我个头矮,腿脚也不便,原来处处受限。现在改造后,我在家做什么都方便多了,心里真是特别温暖!”54岁的凌某琴见证了自家无障碍改造的点滴过程,内心十分感动。凌某琴一直一人居住,长年靠亲戚照顾,她家的厨房破旧不堪,地面高低不平,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地残联部门主动上门,根据其实际需求制定改造方案,解决了凌某琴的大难题。
近期,休宁县残联组织工作人员赴五城镇、鹤城乡、山斗乡等乡镇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方案设计工作。“我们计划将你家门口的地面改造平整,并在卫生间安装扶手和坐便椅,这样你的日常居家生活就会更加方便和安全。如果你有任何想法,可以提出来,我们会综合考虑后提出改进方案。”在鹤城乡黄某家中,该县残联工作人员和户主沟通。入户过程中,休宁县残联紧扣精准化、个性化、人性化目标,通过实地查看房屋结构、倾听残疾人生活诉求、询问日常活动习惯、评估功能障碍程度等方式,逐户为残疾人家庭设计改造方案,精准锁定地面平整、坡化、卫浴安全等4类共性问题,确保改造内容最大化满足残疾人需求,切实提升民生实事工作成效。
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家庭生活环境,市残联多举措推进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突出入户评估,提升方案精准化,在“实”字上下功夫,兼顾个性化和人性化,最大限度帮助残疾人实现生活自理,减轻家庭照护负担,让残疾人生活“无碍”。突出过程指导,提升流程规范化,严格按照“一户一走访一评估一改造”工作要求,对改造项目实施的前中后进行指导,不断优化完善“摸底筛查——入户评估——实施改造——检查验收”流程,提升改造质量,切实解决重度残疾人“出行难”“看不清”“听不见”等生活方面问题。突出宣传引导,提升实效持久化,结合入户走访面对面开展政策解读,对项目实施对象、改造内容、实施流程、具体要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
据了解,今年我市计划为全市144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截至3月底,已完成40户,年度任务完成率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