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首页>地方频道>镇江>要闻

江苏电建三公司突出人才强企战略——为建设国之重器锻造优秀人才

在新疆戈壁的奇台风电项目建设现场,1994年出生的项目经理刘纵带着1200人的施工团队加班加点抢抓进度;镇江焊培中心,焊接工艺高级技师、“90后”程志指导学员进行焊接实操;项目建设现场,BIM技术团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施工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立体化人才培养开花结果,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在各地电力项目建设现场谱写生动奋进图景。

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

江苏电建三公司1958年成立,是老牌的电力建设企业。作为央企,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更要创造社会效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沙利民深有感触:“承担国家使命并不辱使命,这是国家赋予一个央企的责任。”

在共和国的电力建设史上,电建三公司书写担当奉献——第一家建成百万千瓦级火力发电厂;第一家安装海上潮间带风电场;参与建设的“华龙一号”更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承担了众多国之重器的项目建设,公司已经获得鲁班奖六项,并荣膺鲁班奖特别贡献单位。各种奖项以外,另一张成绩单让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升东自豪:“我们不仅是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更多的是为了国家建设、承担国之重器国家使命,培养人才。”

无论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的海外项目,还是江苏、新疆、辽宁、河南等国内项目建设现场,都活跃着江苏电建三公司的各类人才。

“低职高挂”挖掘潜能

在“双碳”大背景下,江苏电建三公司聚焦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四大转型”,向新能源领域阔步前行。在新能源这个新平台,刘纵崭露头角。刘纵2014年大学毕业进入公司,公司为他选择了新能源赛道,安排导师传帮带,开启项目管理跟经营管理“双通道”的针对性培养。

2020年,公司决定让刘纵在更重要的平台上“低职高挂”发挥潜能——担任河南周口一个风电项目的经理。这是一个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项目。

果然,刘纵到任后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和建设单位充分沟通,拿出精细方案,堵住了关键亏损点,为公司赢得净利润600万元。

“公司为我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刘纵开始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线上线下培训,考取建造师、造价师等职业资格,在项目经理岗位上经过充分历练后又被破格提拔为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

三维驱动建立体系

江苏电建三公司通过多个晋升管理通道全面盘活人才存量。2023年的企业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企业的“3456”人才强企战略——“3”,引进提速、培育提质、使用提效三个关键点;“4”,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四条通道”建设;“5”,建立人才发展制度、培养、考核、激励、保障五个体系;“6”,实现优总量、优素质、优路径、优结构、优效能、优作风六个优化。通过“引进提速+培育提质+使用提效”三维驱动,建立覆盖全职业周期的培养体系。

刘纵是专业干部人才,程志是技能岗位上的优秀代表。1990年出生的他,在全国焊接技能比武中屡获金奖,是镇江市甚至江苏省有名的技能专家。

程志2010年从镇江技师学院毕业进入公司,公司给他选派的老师是徐国鸣——全国技术能手,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连续两届全国冠军。

2018年,程志参加中国能建集团公司的技能比武拿下金奖;湖南株洲国际焊接比赛上,程志勇夺第一。2023年,公司出台技能人才聘用办法,程志被评为高级技师。对于个人经历,程志动情地说:“只要你能干就能上。公司对人才的培养舍得下成本。”

让人才成为发展引擎

薪火相传,比学赶超。焊培中心年均开展工艺评定超90项,其中核电工艺标准已升级为国家规范。程志的同学吴晨豪也是江苏省工匠、能建工匠,获得江苏省第六届焊接状元大赛第一名。

记者了解到,公司建立了12个专业人才库,其中“双百人才”工程储备青年骨干167人。

从戈壁风场到核电基地,从传统师带徒到数字赋能,江苏电建三公司构建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正在打通职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当“低职高挂”打破晋升天花板,“冠军传承”延续工匠基因,这家拥有67年历史的企业正以人才引擎驱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列车全速前进。在全市“新春第一会”上,公司因为在引才用才的突出贡献被表彰。沙利民说:“公司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更加突出人才强企战略,更加突出人才第一资源,更加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育人才、珍惜爱护人才、放手使用人才,汇聚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记者 李明明 通讯员 章闪 马黎忠 虞心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5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