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要闻

淮安市写好基层教育减负“后半篇文章”

淮安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今年3月建立市级规范“进校园”活动清单,明确可以“进校园”事项6项,学校自主选择7项。半年来,全市各级各类“进校园”事项同比下降40%。为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我市通过出台政策、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精准施策,走出一条从“物理减负”到“服务提效”的新路径。

一是“一件事一次办”为义务教育入学减负提效。强化系统联通、信息共享,优化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实施网上报名、后台审核、网上录取、线上通知等全流程网上办理,持续规范学校招生程序,切实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手续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五坚持、五不得”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减负提质。坚持统一要求,课后服务应安排在上课日及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早、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坚持自愿原则,由学生和家长自愿报名、自主选课,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坚持减负增效,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等,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坚持依规收费,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坚持规范管理,建立校外引进人员资格审查机制,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不得进入学校提供课后服务。

三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培训减负提标。加强市县两级教师研训机构建设,科学设置市级教师培训项目,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打造专业化的教师培训项目,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培训项目聚焦高层次、专业化、精准化,突出教师的主体性,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加速提升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是“主动服务解难题”为校外培训机构经营减负提能。主动梳理培训机构使用全国监管平台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处理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账户划拨、结算失败和退费难等问题200余次,涉及机构50余家,减轻培训机构资金负担,营造惠企暖企的营商环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