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将审计整改工作作为加强监督治理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市审计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部署要求,持续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路径、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加大贯通协作力度、压紧压实各方整改责任,凝心聚力打好审计整改总体战、持久战、攻坚战,开创审计整改“系统结构性优化、联动合成性增强、质效整体性提升”的新局面。
以政治统领强化审计整改“一盘棋”
我市坚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角度审视审计发现问题,将问题整改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紧密结合,将审计整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治理手段来抓,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市委、市政府不仅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揭示的潜在风险,而且重视问题整改落实和长效机制有效建立。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强调,要压紧压实责任,加强专项督查,强化日常管理,健全长效机制,以钉钉子精神全力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2024年12月,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上级审计涉及盐城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并提出三点要求: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要压实责任,打好整改“组合拳”;要善作善成,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既在治标上下功夫,又在治本上做文章。
2024年,市委、市政府先后17次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审计整改专题会办会等会议,以及将上级审计涉及盐城问题整改情况列入市长月度工作调度计划,深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科学可行的整改方案。针对全市近三年工程领域招投标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市委主要领导要求按照“深挖一批线索、追究一批责任、曝光一批案件、堵塞一批漏洞”目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市属区管国有企业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召开整改推进会,提出“改存量、控增量、提质量、防变量”要求,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的实施意见》。该项目于2024年获评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把舵定向”、总揽全局和高位推动,为高质量做好全市审计工作指明方向,理顺和协同了全市监督治理和审计结果运用各职能主体的关系,进一步释放了审计生产力。一方面,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对整改不力和拖延整改的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其加大整改内生动力,增强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另一方面,深化贯通协同,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环保督察、统计督察相结合,凝聚形成多部门、多层次、多渠道共同发力,合力下好审计整改“一盘棋”,共同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强大共识。
以制度建设护航审计整改大格局
为适应新形势下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市审计局着力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通过建章立制来不断巩固深化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构建起总分结合、内外贯通、标本兼治的制度体系。
市审计局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同时,以市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名义,研究出台了审计整改认定标准、审计查出问题分类整改、整改约谈和追责问责等7项配套办法。
这些制度和办法深入贯彻“严、实、细、深、效”五字方针。“严”,是指对存在“未在规定时限内整改且未说明原因或原因不充分”等5种情形的审计对象和有关责任人员进行约谈和签署约谈纪要,并视情况将约谈纪要报送相关干部管理部门备案。对存在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等22种情形,追究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2024年以来,先后约谈27人次、发放限期整改督查函2份;“实”,是指建立审计整改工作台账,并严格遵循内部审核流程,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对全面完成整改的进行销号处理,确保真改实改、整改到位;“细”,是指对要整改的问题,根据紧迫程度、难易程度、工作周期等因素细分为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3类,并明确审计组、业务处室、法规审理部门、被审计单位各方具体责任;“深”,是指逐一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角度提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综合考虑整改方案的可行性;“效”,是指对以往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2024年,在全省率先以正式审计项目立项方式,组织对近三年全市707家单位1180个审计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确保整改质量和效果,形成长效机制。
市审计局还将促进建章立制贯穿审计全过程,在开展审计项目过程中督促被审计单位扎牢制度笼子,规范内部管理和权力运行。2024年,累计推动被审计单位完善或出台制度27项,较好实现追根溯源。
以压实责任保障审计整改高质量
市审计局通过逐个建立台账、突出要求重点,以“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责任明晰、落实落细、成效显著。
在全面整改方面,市审计局严格落实三项清单制度,对审计发现问题逐一对账销号,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一并列出“问题清单”,要求被审计单位对照编制“整改清单”,并明确整改措施、期限和责任人。同时,对审计发现问题建立审计整改工作台账,实行动态更新管理,督促被审计单位在要求时限内将问题整改到位。市委组织部要求各单位将审计整改情况列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内容。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报告,并对整改总体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和满意度测评。
在专项整改方面,通过专项整改督查、整改回头看、现场检查等方式,实时跟踪检查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市委审计委员会和上级审计机关汇报。在对某区年度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中,发现该区未及时收缴土地出让金滞纳金。问题一经查出,审计组要求相关单位立行立改,在审计期间成功收缴相关资金,助力该区增加财政收入686.20万元,该区政府特地向市审计局发来致谢函。在对全市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中,发现某建筑公司签订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不合规,存在偷漏税问题,及时将问题线索移交市税务部门,助力追缴偷漏税款13万元。
在重点督办方面,紧盯反复出现、经常发生的问题,开展重点整治,通报整改不力的反面典型,推广相关地区和部门单位的正面经验,形成正向激励和反面鞭策。全市先后就乡村振兴、工程招投标、水产品稳产保供、国企稳增长防风险等审计项目召开整改工作专题推进会,通报审计发现问题和典型案例,强调审计整改要求,真正实现一体推动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