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嘉兴全域上榜浙江工业大县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工业稳才能经济稳。

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工业大县(市、区)勇挑大梁作用的通知》,并公布了新划定的工业大县(市、区)名单,浙江45个工业大县亮相,嘉兴五县(市)两区全部上榜。

亮眼的成绩单,折射出嘉兴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和活力。

夯实工业底盘

今年,我省按照“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或规上工业增加值200亿元以上,或规上工业企业数1000家以上”的标准,对工业大县进行了重新划定,依然以工业规模为主要考量,并兼顾工业增长质效,激励各地不断做大工业经济,夯实工业底盘。

海宁作为嘉兴首个千亿县(市、区),2023年新开工超亿元产业项目60个,8个项目入选省重点工程,17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总投资数、年度计划投资数均列嘉兴第一。2023年,海宁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18亿元、同比增长10.8%,规上工业增加值537.8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领跑全省工业大县。

平湖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制造业“四群八链”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跻身全省前十,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产业分别被列入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和核心区。2023年,平湖全市8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74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26.6亿元。

作为全省首批“工业强市”,桐乡诞生了巨石、振石、桐昆、新凤鸣、华友等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其中4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数量位居全省县(市)第一,近13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涵盖了32个行业大类,筑成了强大的工业底盘。2023年,桐乡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440亿元……

此次全省工业大县15强中,嘉兴占了4席。可以说,嘉兴各县(市、区)结合自身优势,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今年,嘉兴再夺“浙江制造天工鼎”,秀洲、嘉善、海宁也成功夺鼎,彰显了嘉兴制造的努力和实力;同时,五县(市)全部上榜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凭硬核实力再次出圈。

嘉兴一直立足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积极探索产业转型路径,着力建设智造创新强市,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眼下,嘉兴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形成竞相追逐之势。

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这是浙江第三次调整工业大县的划定标准,并明确今后每三年划定一次工业大县(市、区)名单,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工业规模为考量,根据全省工业增长情况动态提高工业规模标准。

不难发现,嘉兴各工业大县(市、区)其实有一定的共性。除了经济总量,它们均注重特色产业的发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锻造出了一批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前不久,南湖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嘉善光电子器件产业集群、海盐金属切削工具产业集群、海宁泛半导体产业集群入选2024年浙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嘉兴入选数居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嘉兴共有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嘉兴市特色产业集群起步早、提升早、集聚早。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推进智造创新强市建设。2023年,“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为7441.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1%。

今年,我市选取化工新材料(绿色石化)、光伏新能源等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行产业链“链长+链主”制,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化升级。无论是持续回暖的化纤、纺织、化工等传统产业,还是蓬勃向上的新一代网络通信、智能光伏等新兴产业,抑或是迅速成势的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都为嘉兴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了沃土,也为嘉兴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夯实了基础。

因地制宜是关键

放眼全国,一众工业大县中涌现出了一批工业强县,比如江苏昆山、福建晋江、山东龙口等,它们在工业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各自的工业特色和优势。

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中,江苏昆山占据榜首。2023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在突破5000亿元的基础上又实现了5%的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3亿元。

而翻看浙江工业大县名单,各地工业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比如宁波慈溪,以工业制造、家电产业和外贸出口为支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产业集群。2023年,慈溪22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88.65亿元,增长2.1%,增加值增长6.1%。

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载体,工业大县已经形成开放带动型、产业承接型、品牌引领型、创新驱动型、产业链延伸型、绿色转型型、数字赋能型等七大发展类型。部分区域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推动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工业量级持续壮大。

但区域情况各异,发展工业经济还是要因地制宜、因业施策、求真务实。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嘉兴各工业大县(市、区)将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同时推进项目招大引强、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等,发展新技术、开辟新赛道、增创新优势,向“新”要动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4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