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江苏:从三条产业链,看质量“开花成景”

  原标题:从三条产业链,看质量“开花成景”

  “质量强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实施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江苏聚焦21条重点产业链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连日来,记者深入南京、泰州、徐州实地调研,以智能电网、高技术船舶、工程机械三条不同的产业链为切片,观察如何以质量提升为引擎,促进产业“链”上“开花成景”。

  南京智能电网产业链:

  管控协同,进行“数智化”提升

  走进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一排排先进的机械臂在智能控制系统的精确指挥下,井然有序地运作着,在这里,平均每分钟就能完成1台继电保护设备测试。

  “目前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需求越来越突出,对我们的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公司总经理李九虎说,为此,公司聚焦运营管理数字化、质量管控协同化和生产制造智能化,充分践行链主企业职责,以自身“智改数转”拉动产业链效率提升。

  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集群是南京市重点打造的八大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的重要实施主体,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13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推动产业集群的飞跃,离不开链主企业聚合带动效应。李九虎介绍,南瑞建立了一体化协同质量管理系统,实现上游企业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核心供应商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信息贯通共享,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等新技术,全面提高企业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并推广至供应链上游企业。

  在南瑞继保的“头雁”带动作用下,产业链上下游已有十余家成套装备类制造型供应商完成了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参与企业的平均决策效率提升了30%,运营成本下降了10%,生产效率提升了25%。

  泰州高技术船舶产业链:

  链主帮扶,建立质量联合体

  走进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停靠着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巨轮,橙色龙门吊起降不停,转运货车往来穿梭;另一边,两艘万吨级原油船在船坞中静卧,蔚为壮观。而这些船舶上热水供水系统的塑料管主要来自海鸿塑胶。

  “近年来,我们发现在塑料管连接蒸汽水柜的区域,会出现因突发性瞬时高温高压,塑料管爆管的情况。”靖江市海鸿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包炜说,为彻底解决此问题,作为链主企业的新时代船厂研究院联合公司技术部共同研究发现,静液压状态下管道的热稳定性及塑料粒子的聚合能力是主要制约因素。在新时代船厂的帮助和指导下,公司确立了塑料管耐高温、高压性能提升研究项目,明确从生产过程和工艺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单项产品生产效率提升18%,企业年节约成本200多万元。

  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是泰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全省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泰州按照“一条重点产业链、一个质量联合体支撑”的建设思路,建立了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充分参与,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支撑的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

  “今年公司预计全年销售超150亿元。现手持订单152艘,生产任务排至2028年。其中,油船在手订单量跃居全球首位。”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链主企业,公司在市场监管部门指导下健全供应商管理评价制度,推动合格供应商向优秀供应商转变、优秀供应商向金牌供应商转变。通过质量提升,一些供应商获得了更多企业的认可和订单。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链:

  质检帮忙,协同突破“卡脖子”

  徐州市牵头江苏省工程机械产业链质量提升工作。工程机械是徐州的一张产业名片。在补链环节,徐工集团作为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一号产业”链主企业,发挥着“领头雁”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以出海为例,单独的一个主机厂出去之后,成本是不划算的,在当地也没有竞争力,所以我们就会协同产业链整体出海、协同创新。”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丁胜举表示。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整机与国际标杆产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部分产品的可靠性方面仍略有差距,高端液压、传动关键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制约我国高端工程机械行业发展。针对这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徐工发挥链主优势,带动全产业链进行联合攻关。

  徐工研究总院院长助理肖刚介绍,集团建立了徐工产业链协同机制,牵头组建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研发系列化高端液压阀等产品,攻克高承载驱动桥等技术,焊接桥壳最大承载能力达到180吨,填补国内空白。

  “链主企业”也有“搞不定”的时候。

  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掘进机是煤矿采掘机械的主要设备之一,此前,由于长时间工作,掘进机切割头截齿座和截齿的磨损加速,严重影响掘进机切割效率。徐工基础在收到外部反馈切割头失效后,便第一时间联系市检验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江苏省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扫描电镜实验室负责人孙峰回忆道,在接到徐工基础的求助后,技术团队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同批次相关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重点检测拉伸、冲击、元素分析、金相、硬度等项目,进一步保障零配件质量,杜绝安全隐患。不仅如此,中心还把本次“切割头失效”作为质量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切割头产品质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9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