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求贤若渴,好政策激发人才活力

□安徽日报记者 阮孟玥

近日,芜湖市举办“才涌长江湾 智汇副中心”安徽创新中心人才资本对接会,邀请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刘新旗、周文益,围绕未来产业、前沿科技作主题演讲分享互动,为人才和企业家们把脉问诊,传经送宝。

“‘芜’比爱才,期待您来!”活动现场,芜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欣告诉记者,当前芜湖正处在实现“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关键期、上升期,诚邀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面向未来的科创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来芜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共拓合作场景,共创美好未来。

近年来,芜湖市围绕省域副中心、安徽经济增长“第二极”建设目标,扎实推进“双招双引”一号工程,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紫云英人才计划”为牵引,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发展集团,全力打造人才工作的“总服务商”,构建“引、育、留、用”全生命周期的人才环境。近三年,芜湖市累计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75个、领军人才734人、高端人才6235人、大学生18.8万人,相关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向全国推介。

集聚人才靠什么?靠政策,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动力的政策。芜湖坚持把人才政策作为吸引人才集聚的突破口,着力构建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体制机制,为各类人才在芜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提供良好环境。

芜湖市建设惠企惠才政策网上超市,上线运行“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整合医疗、教育、人社等部门23项服务资源,实现各类人才政策“一站查”、各项人才补贴“一站领”、各种涉才服务“一站办”,推动人才政策兑现像“网购”一样方便。 

“无须提交纸质材料,政策兑现周期压缩到一个月左右。截至今年5月底,芜湖市共兑现各类人才政策资金10.08亿元,惠及各类人才17.7万人次。”芜湖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为吸引优质人才资源汇聚江城,芜湖市不断创新“真心爱才”的人才服务机制。该市实行“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整为市县两级党委书记,将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分别纳入季末通报“赛马”机制、高质量发展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在“畅聊早餐会”上,芜湖市主要负责同志与各类人才面对面交流,顶格推进涉才事项办理。该市还拿出真金白银保障人才投入,全市人才专项资金投入从2021年的2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69亿元。

人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动力。在省人社部门支持下,芜湖市积极探索企业自主评价人才机制,实现“谁用人谁来评”,最大限度向用人单位授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从初级到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全覆盖,目前累计有近8000名专技人才取得相应等级职称资格。同时探索“同行举荐”,设立市人才举荐委员会,采取人才毛遂自荐、委员个别举荐和委员会集体审定相结合方式,定期对全市潜力较大的优秀产业人才开展举荐认定,打破条条框框。

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芜湖市建成安徽创新中心,打造服务安徽省、辐射长三角的人才创新共同体,鼓励科技人才在区域内自主流动、择业创业。在此次人才资本对接会上作主题演讲的周文益,其领衔的安徽中特导航终端有限公司作为安徽创新中心首批入驻项目,在2024年芜湖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评审中,获评唯一A类。目前,该公司已在芜湖落户并转化科技成果。

芜湖市1450家企业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定向培养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产业人才。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合作,设立56家公共研发平台,人才在芜湖施展才干的舞台更为广阔。聚焦支柱产业和十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常态化开展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目前,芜湖正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了“百所高校大宣讲”“紫云英人才日”等人才工作品牌。

“我们将更加注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让每一位人才在芜湖都能得到事业增值、财富增值、智力增值、健康增值、情感增值,努力实现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芜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工作局局长梁燕告诉记者。

转载自7月2日《安徽日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