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破解国企监管难题 ——
连云港强化国资监管守好人民“家底”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推动国有企业严格落实责任,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企监管,是各地的共同课题,连云港市国资委守正创新,不断做出探索——
2019年至2023年,7户市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2332.95亿元到3324.36亿元、净资产总额从707.87亿元到1055.19亿元、营业收入从282.19亿元到376.49亿元、利润总额从8.39亿元到10.86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9.26%、10.50%、7.51%和6.66%。“我们牢牢把握‘以管资本为主’职责定位,深入结合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新趋势、大形势,持续强化‘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数智化’监管,深入转变监管理念、转型监管路径、转化监管成效,有效提升了国有企业价值创造和内涵型增长能力。”连云港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朱其松说。
筑牢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对于国资监管来说,防范和化解重大债务风险,不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原则底线。
“我们建成投用国企债务预警系统,对全市国有企业实时债务数据实行‘红、橙、蓝、绿’分级管控,重点监控3个月内到期债券兑付资金到位情况。”连云港市国资委财监处处长葛长波打开债务预警系统平台,国有企业债务总量、债务结构等情况一目了然。
“不久前,我们权属单位有一笔3.5亿元的资金要到期了,债务预警系统提前3个月就开始提醒,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对接银行进行授信。”连云港市交通控股集团财务专员周洲说,虽然财务部门会提前统计债务情况,但除了集团本部,交控集团还有12家全资二级子公司、80家三四级子公司,账务十分繁杂,而银行一般只提前一至两个星期提醒,新增授信储备则至少需要提前3个月和银行对接,“如果这一阶段生产经营资金用得比较多,还贷资金储备少,就非常紧张了,债务预警系统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严密,保障了资金运行安全。”
通过制定实施债务风险防控总体方案及“一企一策”个性化方案,连云港市国资委层层压紧压实责任。针对个别超管控指标、经济指标异常等问题,及时下发《提示函》《警示函》,督促企业把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抓在日常、紧在经常。用好各类金融工具,推动存量债务“成本高变低、期限短变长、集中变分散”,合理控制短融和直融规模,严防“短借长投”,严控短期借款偿还长期债务,债务总额增幅逐步缩小,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19年至2023年,连云港市属监管企业在持有的相关金融产品大幅减值、履行“三大责任”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重点项目资金需要的同时,资产负债率仍然下降1.4个百分点。
连云港市国资委还开发启用大额资金动态监测系统,通过“银企直连”,在不干预企业资金流动的基础上,常态监测、重点关注无“三重一大”编号的大额资金转出、短期向同一单位多次转账等“敏感点”,及时预警警示、责令整改、移交线索,堵牢“风险点”。目前,连云港市国资委监管的7家市属国企及其各级子公司的近3000个银行账户基本实现监管全覆盖。
数字化平台破难题提质效
近年来,连云港国资国企的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监管的形势日趋复杂,摊子大、人手少、要求高,怎样才能忙得过来?连云港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霍松如介绍,市国资委识变、应变、求变,以“数字监管、智能应用”为引领,持续推进国资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国资监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
聚焦资金、资产、资源关键领域,连云港市国资委建成覆盖企业组织机构基本信息、“三重一大”决策、干部人才管理、投资监管、财务监管、产权管理、薪酬分配管理、监督追责、公车管理等系统在内的智慧国资监管平台,实现对市属监管企业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监管,快速、实时查询监管企业相关数据和信息。目前,平台已设计数据采集表单510张,制定字段指标超5000个,采集数据指标超3万条。“动态掌握这些信息,我们在授权放权的同时构建闭环监管体系,打造监管新优势、贯通监督全过程。”霍松如说。
在满足监管需求的同时,连云港市国资委也向数字化要效益。来到连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团,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着审核融资项目申请。“我们代市国资委运营连云港市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通过构建融资市场化竞争机制,为国企和有融资需求的事业单位有效压降了融资成本。”集团运营机构工作人员沈丹萍调出不久前刚成交的一笔某公司不超过8亿元项目贷款,“这笔融资,企业设定的限价是4.8%,在平台公告后有两家银行参与竞价,经过三轮角逐,最后成交价为3.84%,成交额6亿元,为企业节支超过1亿元。”
据介绍,以往连云港市国企的融资是在线下和金融机构一对一洽谈,造成信息壁垒,企业对金融机构的选择有一定局限性,导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同时,没有阳光化机制,使得融资过程存在廉洁风险。
融资平台自今年1月1日建成投用以来,已入驻国有企业934户,事业单位4家,金融机构213家,累计成交非债券类项目664笔,涉及金额535.15亿元,节支4.56亿元。
在监管过程中,连云港市国资委还创新构建以“两利三率双占比”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增设“营业现金率”“人工成本占营收比率”等关联指标,在全省首创“人均利润”等考核指标加分不设上限的考核机制,树立降本增效的鲜明导向。
抓牢“缰绳”行稳致远
合规是企业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连云港市国资委坚持健全合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合规管理流程、培育合规文化,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确保各项任务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
“我们集团的产业涵盖一、二、三产,当前又处在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做大量产业链延伸、产业转型发展的布局,因此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融资需求增加,对资金监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完善的合规和监管体系,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多风险。”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运营监管部部长张同航说,工投集团建立了职能部门、牵头部门、再监督三道防线,与市国资委的监管相互配合,并建设数字工投平台,所有投资、财务、项目、报销及人力资源等业务流程在平台中流转留痕,进行内部监管。
连云港市国资委围绕事前制度规范、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监督问责探索构建国资监督闭环,出台《市属监管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依托公司章程、现代企业制度,督促国有企业围绕产权管理、财务监督、考核分配等国资监管制度,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推动规范行权,并联合企业法务、审计等部门成立巡回检查组,对各企业集团总部及各权属企业进行“穿透式”依法合规“飞行检查”。“集团存在2016年之前制定的制度仍在施行、其制定依据及相关条款与上位法相冲突的问题。”“合同无编号,无汇总清单。”……针对一条条细致的问题清单,巡回检查组分别提出依法合规管理建议,企业整改反馈,形成闭环。
连云港市国资委以考核、业绩审计和“小切口”专项审计为抓手,结合巡察、日常监管等发现问题,及时查找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整改问题700余个、完善制度84项、规范业务流程61项。
国资国企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承担着“压舱石”作用。连云港市国资委推动国有资本向全市重大项目、企业优势业务链条、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领域和新兴产业集聚,近5年市属监管企业累计新增投资736亿元,成为全市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针对市属国企12.74万项、约3500亿元的资产资源资金,我们正在开发建设资产管理系统,力争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的全周期、全方位、全领域监管。我们还在谋划以‘智改数转、网联云藏’为统领推动智慧国资监管平台再升级,力争在全省率先打造基于集团层面财务共享中心的穿透式财资监管‘火眼’云平台,真正让国资监管从数字化、信息化向智能化迈进,引领国企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国资国企在支撑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贡献更多力量。”朱其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