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去年同比增长35%

  全球现役装载量最大LNG双燃料滚装船“上汽安吉申诚号”,搭载近5000辆国产新车,上周从上海海通国际码头启航出发,奔赴欧洲。过去一年,海通码头平均每天有近3000辆汽车装船出港,驶向世界各地。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出口更是同比增长超过50%,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1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7%。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展现着新时代“中国智造”的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注入强劲信心与活力。

  上海是汽车产业重镇,更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热土。2023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9万辆,同比增长35%,产量占全国13.4%;推广新能源汽车35.4万辆,同比增长5.33%;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36.7万辆,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加速出海

  以服装、家具、家电为代表的外贸“老三样”,曾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和成为出口制造大国立下汗马功劳。近年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亮点。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年增长高达29.9%。我国汽车出口的辉煌战绩,离不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中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贡献。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新能源汽车成为上海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车企抓住机遇,加速出海。去年,上汽首款全球车MG4 EV登陆全球六大洲80余个国家,在欧洲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成为“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欧洲也成为上汽首个“二十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上汽去年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在中国汽车企业中连续八年领跑;其中,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近92%,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近24%。接下来,上汽还将在海外市场投放14款全新智能电动“全球车”,进一步壮大海外产品阵营,实现对主流细分市场的“全覆盖”。

  刚刚首航的“上汽安吉申诚号”是上汽集团委托中国船舶集团建造的首艘远洋汽车运输船。大手笔地“买船出海”,正是基于上汽对未来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的信心。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向记者表示,上汽今年的出口目标是135万辆,到2025年的规划则是突破150万辆。未来上汽还有全球建厂的目标,预计出口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会得到持续提升。

  上海“智造”汽车正在加速驶向全球,特别是对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出口不断扩大,开启了参与全球竞争的新阶段。

  智车之城

  在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与上汽集团临港生产基地毗邻而居。围绕特斯拉和上汽两大整车龙头,一条智能汽车的生态链逐渐清晰,活力十足的创新企业“大珠小珠落玉盘”。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临港规模最大、带动效益最强的产业,产值从2019年的314亿元猛增到2023年的3000亿元。

  特斯拉带来的不止是一个电动汽车生产工厂,更是一整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特斯拉与本土供应商同生共赢,上海超级工厂已签约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体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特斯拉系”供应商涵盖车身、底盘以及传感器和电子元器件等各类配套产品,其中不少配套企业扎根临港。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每30秒就可以下线一台整车,2023年累计交付量达94.7万辆,占特斯拉全年交付总量一半以上。2019年至今,特斯拉在临港新片区的投资不断加码,不仅持续提升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还投建了超级充电桩工厂、上海研发创新中心等。与此同时,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也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

  本土龙头企业则围绕新品牌的建立,抓紧转型升级。被看作上汽新能源创新“领头羊”的智己汽车历经3年打磨,迎来销量爆发期。搭载上汽准900V双碳化硅平台等多项智电领先科技的智己LS6已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连续多周蝉联中大型纯电SUV销量冠军。

  上海市经信委透露,去年以来,上海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应用也在不断突破,浦东新区促进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实施细则等法规文件陆续落地;首批7家企业的30辆车获得全国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有8家企业、65辆车规模化地开展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的示范运营活动。

  上海正全力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汽车产业集群,持续引领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9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