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黟县渔亭镇:提升风貌实现美丽蝶变

近年来,黄山市黟县渔亭镇坚持“景村融合”发展理念,推动乡村“颜值”和“气质”同步提升,围绕沿途风貌节点提升,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实现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资产变资源。

渔亭镇坚持以规划先行、群众主体为原则,遵循“保留原味、提炼乡味、凸显新味”的建设理念,结合村庄地形及现状用地条件,从垃圾治理、改厕治污、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入手,高效协调村民需求,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建设过程中,村民们积极性、主动性高涨,大家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环境整治。

“作为汪村精品示范村的村民,我深感自豪和满意我们村的建设成果。”村书记黄卫果说道,“在建设过程中,大家不仅积极建言献策,还亲自动手,投入到清理脏乱差、美化环境等具体行动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而努力。”

在全镇风貌提升过程中渔亭镇始终坚持各村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产业禀赋相匹配,统筹考虑主导产业、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规划先行、逐步推进,分类制定符合各村特点和条件的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产业发展互促互进。桃源村围绕“诗画山水 秘境桃源”主题打造滨河景观和美宿旅居;团结村作为渔亭古镇的核心,力争通过古镇古村落专项债项目完成街区提升、店招整治和闲置公产房整修运营,复兴渔亭工业贸易板块,破题文旅休闲板块;楠玛村坐拥高速口和工业园,聚焦沿线环境整治和节点设计提升,点线结合逐步向全村辐射,提供休闲度假和房屋租赁服务;在产业要素相近的村,则坚持农业与农村联动,生产与生活融合,紧扣和美的田园村居,不断探索绿水青山的价值转化,挖掘乡土社会的治理脉络,如汪村有荷塘有“整村一片田”,考川有茶叶有“积分制”,下阜有菊花有“三线厂精神”,因此差异化培育“四季汪村 千亩禾香”“幸福茶旅 和美考川”“梦回知青岁月 徜徉花海下阜”的主题村落。坚持用景区标准建设美丽乡村,深耕“五微”节点,将传统砖瓦与现代金属相融合,塑造高速路口大黟山节点瑰丽气象,用质感的栅栏和齐整的农田取代过去的绿皮围挡弃土场,在最美丽风景道白墙黛瓦只此青绿之间,安装185盏暖心路灯,在工业园区口袋公园植入步道方便群众和园区工人休闲散步。

下一步,渔亭镇将加强古镇历史肌理保护和文脉资源整理,讲好“桃花源里人家”故事,提升游客入黟第一印象;围绕皖赣铁路渔亭火车站1981年建成的历史节点和时代风貌,高标准推进渔亭文旅融合主题特色小镇建设,高质量实施街区立面改造工程,推进网红场景搭建和街区内容创意,打造“有吃有住”、具有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风情的“渔亭1981”主题文化街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