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讯(记者 蒋娇娇)昨天,深南路大桥施工现场,引桥主体施工已完成,工人们正忙着主桥跨中合龙段拼装及排水管道、护栏等附属设施施工。
大寒时节,通城大地处处热潮涌动。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一大批支撑作用明显、带动力强、效益显著的城建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为推进事关民生福祉、提升城市品质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强劲动能。
跨河桥梁增多,织密联系网络
深南路大桥衔接通州区平潮片区和崇川区西部,是南通城市路网规划“四横五纵”交通性主干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桥上跨九圩港Ⅲ级航道,主跨140米,交通组织难度大,项目部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加强对接,按照既定方案做好交通管制。业主代表石蕴介绍,参建单位将周密组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力争2024年年中建成通车。
太平路大桥是我市第一座无背索双索面独塔斜拉桥。历经540个日夜的奋战,太平路大桥于2024年1月20日完成主体施工,目前正在拆除主塔钢支架,春节前完成拆除工作。
“2023年是太平路大桥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各参建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顺利完成了主塔封顶、桥梁合龙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业主代表戴金鑫告诉记者,大桥桥面沥青、主塔涂装等工程量待气温回升后组织实施,计划2024年年中完成所有工程量。
近年来,我市有序推进跨河桥梁建设,织密河道两岸联系网络。新建太平路跨通吕运河大桥,竣工后市区跨通吕运河市政桥梁将达12座,增强运河两岸沟通能力;新建长泰路、深南路两座跨九圩港大桥,促进西站片区与主城区跨河联系;杨家湾人行桥开放通行,让唐闸古镇河东河西两岸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完善路网体系,沟通更加畅联
地铁2号线通车后,沿线青年路、濠西路、跃龙路、北大街等地面道路焕新亮相。人车分离、快慢有序的市区道路串联起居住、购物、休闲娱乐各大生活场景,发挥着接驳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的重要纽带作用,城市脉搏加速跃动。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2023年,市市政和园林局大力推进2号线周边道路有机更新,通过拓宽车道、调整断面、街区净化等方式提升出行便捷度。利用白改黑、加罩高黏高弹沥青层增强道路品质,统一沿线公交候车亭、座椅、果壳箱、综合杆、护栏等“城市家具”的美化风格。“在片区功能与景观环境的精细提升中,将轨道交通带来的红利,惠及市民群众的便捷出行。”市城建中心编研建设科副科长周纪陈介绍说。
为了尽早还路于民,一系列配套工程从设计到施工,一路按下“快进键”。综合运用雨水管道非开挖修复、速凝型浆液注浆加固等技术,减少道路占用面积和时间,创造了7天8夜摊铺沥青51000平方米的纪录,四条道路均在90天内完成主体施工,提前实现贯通目标,再次刷新了市政工程建设速度。
城市路网系统性提升,加速了区域互联互通,有力支撑能级提升,畅联通达的“枢纽之城”一步步成为现实。
2023年,西站大道(二期)全面竣工,实现主城区与高铁西站快速联通;通京大道北段快速化改造(一期)提前完工,实现南通北“高、快”互联;工农路改造(三期)建成,标志着主城中轴工农路(江海大道—啬园路)完成全线提档升级;滨江绿道先导段基本完成江堤基础施工,从地下管线到地上面层实现“内外兼修”。
树牢创优意识,打造精品工程
“本着‘微更新、微治理’的原则,倡导城市道路均衡发展,复兴城区活力,建设品质空间……”《南通精致街道管理与设计导则》初稿,记录着近代南通城市道路路网的变迁史。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快速路设计水平,紧扣城市更新理念,《南通精致街道管理与设计导则》总结近年来工农路、青年路等市区典型道路改造经验,为今后市区道路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桥梁维修加固、快速路降噪、地下空洞检测、综合井盖提升……市市政和园林局深度挖掘整合特色资源,打造精品工程,城市空间的居住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民生福利正纷至沓来。
近年来,我市加强市政工程设计、施工阶段管控,精心打磨优质精品工程。2023年,江海大道东延(综艺集团—扬子江路)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工农路提升、西站大道等2项工程获评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奖,南通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获评省优秀设计奖,深南路大桥、崇川路改造等3项工程获评省星级标化工地,西站大道(二期)等3项工程获批省级智慧工地,虹桥路等20项工程获评市优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