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

首页>地方频道>池州>要闻

聚力服务中心大局 实干彰显组织担当——2024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2024年,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发展聚力,统筹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项工作,组织工作服务保障大局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凝心铸魂
  铸牢对党忠诚思想根基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市委率先垂范,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组织240余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全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纳入党校主体班次重要教学内容,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重要学习内容。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奋力保持池州“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良好发展态势。
  思想凝聚力量,旗帜引领方向。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铸魂赋能强基”工程,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和必修课,全年举办主体班41期、培训干部3100余人次。扎实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线上+线下”培训干部超7000人次,汇聚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
  纲纪既张,事必有成。认真履行市委党纪学习教育专班职责,指导做好集中学习、讲纪律党课、警示教育、纪律培训等工作,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在遵规守纪前提下改革创新、干事创业。
  选贤任能
  锻造堪当重任干部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统筹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做到以实绩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为发展配干部、在一线助成长。
  用好一名干部就树一面旗帜,就能让一大批干部看到希望、充满干劲。树牢“既出好成绩、又出好干部”的鲜明导向,把“知事识人”的功夫下在平时,常态化开展“四问”调研式考察,问单位领导、问知情同事、问服务对象、问干部本人,深入一线了解干部落实产业强市战略、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现实表现,及时发现在实践实干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需要选优配强班子,推动选贤任能“供给侧”精准匹配事业发展“需求侧”。制定组织部门服务保障产业强市战略、聚焦经济建设和斗争一线调配干部的政策措施,加强干部资源统筹调配,注重把那些敢担当、善作为、推动发展能力强的干部选配到发展主战场。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制定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任务清单,开展年轻干部“分时段、模块化、互动式”拉练培训,推动市直部门与乡镇街道干部“双向交流”,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健全完善“干中学、学中干”全链条协同培养机制,加强专业化培训、实战化练兵。着眼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推进“产业培训进党校”,在重点班次中嵌入产业知识、产业思维等辅导课程。把长三角先发地区、产业前沿、基层一线作为实践锻炼首选“课堂”,让干部在艰苦复杂地区、关键吃劲岗位经受历练,着力提升干部市场化能力、产业化能力和协同推进能力。
  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和激励担当作为相统一。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建立“四督四看”实地查核机制,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建立职级晋升、考核评比与实绩挂钩机制,常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深化落实信访举报查前研判、干部家访、受处理处分干部重新使用等“暖心”措施,以常态化电话提醒方式加强“八小时外”监督,激励干部艰苦创业、奋勇争先。
  强基固本
  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严密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坚持大抓基层重抓基础,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制定加强村干部、选派干部监督管理有关举措,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060余人,集中选派290名干部扎根乡村、服务“三农”。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兴村”工程,因地制宜建立羊肚菌等89个“村级联盟”,带动村集体增收1.3亿元,2024年度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50%。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强化成果运用,推出信用礼遇措施1060余条。建立“乡村吹哨、部门报到”服务保障机制,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和服务下沉基层,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市委定期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面对面”收集问题、回应诉求,督促各级各部门为基层服务、为群众造福。大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精简考核事项,清理村(社区)挂牌事项、乡镇(街道)借调人员,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推进城市党群服务阵地“八有八建”,完成16个阵地“亲民化、烟火气”改造,开展活动84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完成“皖美红色物业”三年建设任务,物业服务覆盖率、业主委员会和小区党组织组建率均达100%。
  统筹抓好其他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党组织覆盖率超60%、单独组建率达40%。开展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压实市属国有企业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责任,全面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六亮”行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实施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四个提升”行动,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强化党员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全面推行发展党员政审联审,加大在重点群体和薄弱环节发展党员力度,全年发展党员1163名。建立涉嫌违纪违法党员联动查核机制,加强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2万余名党员投入防汛救灾,广大流动党员在服务老乡、服务他乡、服务家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人才赋能
  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坚定不移落实人才兴市战略,深入实施“万马奔池”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党政干部人才,推动形成汇聚高人、培养能人、凝聚众人的生动局面。
  人才引育只有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使人才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切实发挥作用。常态化举办“人才池州行”“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动,组建运营市人才发展集团,不断优化引才方式、拓宽引才渠道,新引进产业领军人才128人、高层次人才团队23个,百万就业人口人才增量指数创下新高,重点领域人才引进项目实现新突破。制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政策,高校毕业生留池率、来池率稳步提高。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市委组建科教人才工作专班,制定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人才招引“4个计划清单”,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机制。评选发布人才强企“双十强”榜单,对引才育才用才效果好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激发企业引才内生动力。推行产业人才举荐制度,把人才认定权交给企业,认定企业自荐人才2批99人。市委建立“池”久满意“面对面”交流平台,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当面倾听人才诉求,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关心关注的“人生大事”“发展要事”“关键小事”。加快线上综合平台、线下服务专窗建设,加强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的嘱托,制定从严治部“12条”,扎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把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改进作风的重要切入点,在经济运行、园区改革、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通过组建专班、配备干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式,为相关单位攻坚克难、创先争优提供支持保障,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风起帆扬,奋楫争先。2025年,全市组织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推动“四个转变”、促进“两个更优”,把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落实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以高质量组织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池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