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颜值内涵,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八公山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24年,八公山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山王中心村顺利通过和美乡村中心村省级验收,闪冲精品村建设有序推进……
近年来,八公山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千万工程”的安排部署,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一个个兼具“颜值”与“内涵”的美丽村庄“脱颖而出”,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样板式打造清单式管理,专班推进“千万工程”
2024年以来,八公山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先后10余次赴村现场调度,分管领导全程跟踪进展,召开各类会议安排和美乡村建设相关工作20余次……
“我们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区镇村三级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强化区领导全覆盖包保镇村工作机制,专班式推进‘千万工程’工作。”八公山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该区坚持将“千万工程”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度结合,按照以点带面、景村联动、梯次打造、全域发展总体思路,优先将景区周边基础较好的闪冲、林场等村优先纳入精品示范村建设范围,打造具有八公山特色的样板村。
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八公山区结合区情实际,制定全区“千万工程”指导性文件及相关配套工作方案,全面构建由区委、区政府主导,多部门紧密联合的“1+2+20”政策体系(1个核心方案、2个工作推进机制、20个部门配套文件)。同时开展任务分解,将闪冲、林场2个精品村建设细分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保障共6大类56项具体任务,建立“任务、责任、时限”清单,涵盖区级单位20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引擎,探索特色发展模式
妙山村重点打造民宿主题IP,妙山民宿入选安徽省首批“皖美银牌民宿”;闪冲村以打造“清真牛肉汤全国第一村”为目标,持续拓展生态绿色牛羊肉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连续四年举办牛肉汤美食节,打造“源味闪冲”品牌,美食“人气爆棚”;蔡洼村通过建设石磨锅烧豆腐工坊等项目,丰富“八公山豆腐”品牌业态;林场村以盆景文化为核心,打造“林场盆景”特色品牌,吸引广大市民参观游玩……
八公山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立足八公山资源禀赋,以豆制品和牛肉汤为“双核引领”,以农文旅融合为前进方向,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八公山区,随着青林路的新建设完工,八公山风景区北门至林场、南塘、闪冲、乐涧套景交环线开通,促进了景区周边村发展,持续擦亮了八公山宜居宜游地理名片。该区不断深化“百日攻坚”成果,重点整治环境卫生死角、难点,加强市场化环卫管理,常态化做到全域干净、整洁、有序。与此同时,该区利用村广播、宣传栏、文化墙等载体,广泛宣传宜居宜业新理念,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和积分兑换。持续丰富农村文化供给,2024年常态化举办文艺汇演、短视频拍摄、民俗节庆等活动50余场次,累计人流量超3万人次,激发了群众共建意识。
夯实底盘完善人才体系,打造资源聚合平台
八公山区精准锚定乡村发展需求,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村均遴选2名以上年轻后备力量,持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培养一批“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全区26人获评乡村振兴初、中、高级职称,11人获评省、市级乡村工匠。
完善人才体系,夯实项目底盘。八公山区围绕“千万工程”超前谋划项目库,2024年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建设项目全部从库中产生,用于支持闪冲精品村和蔡洼中心村产业发展。推动乡镇增减挂项目,利用市级下发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千万工程”项目建设用地需求,推进“两闲”盘活利用,加大资源挖潜。该区还与国家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合作,组建淮南市乡村特色产业研究院,进一步丰富人才培养载体。
强化资金统筹,筑牢发展根基。八公山区积极向上争取,成功申报2024年全市唯一中央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获国家2000万元资金扶持,在全区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入户道路修缮及管线序化改造,夯实“千万工程”基础。
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