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态众多的竹溪里主题文化街区。
台传媒记者蒋虎雄文/摄
韦羌溪畔,柳树发芽;远山近村,薄雾缭绕。雨后的仙居县淡竹乡,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3月14日,随着“竹溪里”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在石盟垟自然村正式启用,民宿特色村下叶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下叶距神仙居景区南大门仅4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目前有上百家民宿,2000余张床位。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缺乏整体谋划和运营思维,该村民宿产业发展长期停留在1.0版本。
如何变游客流量为“留量”,进而转化为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增量”?求变突围,成了民心所向。
去年,淡竹被县里确定为人才入乡工作试点。下叶村“两委”主动请缨,积极探索,在乡里的支持下全力打造集吃住玩于一体的游客友好型村庄。
具体的运营模式,淡竹乡党委书记陈黄坚概括为15个字:国企带流量、乡村供场景、人才创内容。“景村一体,企村共建,以党建链串起风景资源、人才团队和市场流量。”
“竹溪里”乡村运营中心应运而生。作为淡竹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这里是入乡人才接待中心和资源推荐中心,一楼设有下叶村业态分布图和淡竹乡闲置资源规划图。二楼则是众创空间,有30余个共享工位,创业青年和来乡人才可以休憩、阅读、办公、交流。
经乡里和村里多次对接,神仙居旅游集团在这里设置了微游客中心,并落地神仙大农、咖啡吧等项目。该中心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能为下叶村带来180万人次的游客量。
与此同时,乡里出台人才扶持和招引政策,下叶村流转了闲置房屋1500多平方米,并整合6亩闲置地块建设生态停车场。乡里引进的木纪元团队,则负责策划特色业态,对接优质项目,专注实体运营。
眼下,竹溪里主题文化街区入驻业态已有9家,意向入驻业态6家,包括户外运动、特色餐饮、文化艺术等等。
“两年免租等政策很优惠,乡、村两级的协调帮助也很到位,我们一个月就完成了店铺选址和装修。”小青蛙户外运动俱乐部主理人方利伟说,除了水上运动设备租赁,还将沿溪打造10个户外体验点,丰富下叶业态的同时,能带动村民就业和村集体溪滩租金收入。
再如Air溪溪里这家店铺,为淡竹全域提供烤肉配送,把生鲜食材做成礼盒套餐,让游客能自行烤制,改变了当地原先单一的餐饮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店铺的食材大部分来自乡里农户,由各村共富生活委员把关收购后送来,每年预计收购2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乡长王樱蓓介绍。
告别“100元包吃住”的传统经营模式,大步迈向民宿产业发展2.0版本。业态日益丰满的下叶,春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