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学子十年坚守 只为归乡圆梦

近期,合肥师范学院为期22天的铜陵金榔行知学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四年来,铜陵金榔行知学堂不断优化课程,丰富活动形式,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它发展壮大背后有着金榔中学老师何淼数年如一日的坚守。2014年,他从合肥师范学院毕业,放弃了都市的繁华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回到家乡,扎根乡村教育,成为了一名教书“先生”。他说“我从大山走来,应该回到大山。”

2024年铜陵金榔“行知学堂”汇报演出合影留念

大学时期的何淼老师

铜陵金榔“行知学堂”何老师与“小先生”合影留念

从大山走出的学生,重返大山成为老师

今年是铜陵金榔行知学堂开办的第四年,多年来,学堂创新社团化教学模式,开设经典诵读、童心绘梦等兴趣社团,为小学员们提供铜都文化、艺术鉴赏等特色课程服务,赢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行知学堂”中,何淼有着多重身份,他是行知学堂的第一届“小先生”,是“小先生”们的老学长,是铜陵金榔中学的教师,也是如今金榔行知学堂的校外指导教师。

他与学堂结缘于2013年。这一年是合肥师范学院全面开展“行知学堂”实践活动的第一年,正值大三的何淼带着独属于20岁的蓬勃与朝气,毅然投入了那年学校组织的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暨“行知学堂”活动。

“最初的行知学堂不像现在这么规范、形式多样、模式科学,主要就是把邻村的小朋友都喊到一个地方做作业,遇到他们不会的题目给讲解一下。”何淼介绍。“学堂”一经开办反响很好,后来作为学生会主席的他,组织开办了肥西山南行知学堂。

“虽然那时候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大家大都很有干劲。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未来有机会把行知学堂做大,我一定要改善教学环境。”他回忆。正是这段经历让“行知”的种子在这位青年的心里悄悄发芽,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他的职业规划。

2014年,品学兼优的何淼正值毕业,面对众多发展前景更好的职位邀约,他做出了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他说“我从大山走来,我应该回到大山。那里的孩子们需要我。”

十年坚守,点亮乡村教育之光

毕业后,何淼如愿回到家乡铜陵,成为金榔中学的一名老师。金榔中学于1937年建校,是铜陵较偏远的一所农村初中,地处铜陵、南陵和繁昌三县交界之处,四面环山。“人们常说的,'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非常贴切。”何淼介绍。

2021年,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何淼得知母校计划在铜陵建设“行知学堂”基地,于是他主动提出想在自己所在的铜陵金榔中学长期合作开办一所优质的“行知学堂”。

为了“行知学堂”的顺利开办,他一方面和母校保持密切联系,一方面协调落实“行知学堂”开办的各类细节问题。学堂一经开办就因优质的育人服务、丰富的教学安排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学堂一办就是四年。

四年里,何淼主动放弃了假期,和来自母校的“小先生”们,也就是学弟学妹们一起招生、教学、家访、汇演……他不仅给初出茅庐的“小先生”们提出很多的建议,还指导他们如何与学员们相处。

不仅如此,考虑到当地大多学生都是跟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作业完成度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何淼又开办和延续晚间托管计划,达成学生在学校里完成全部学习任务。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何淼日复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如今,他已经成为铜陵金榔中学的骨干教师,铜陵市义安区“教坛新星”,更是当地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好老师。2024年他入选了“安徽省乡村优秀青年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项目的名单。

十年来,“行知学堂”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1.6万余名“小先生”开办了4000余所“行知学堂”,覆盖安徽省全部地市,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服务近6万人。

十年坚守,何淼践行了一名乡村教育守望者的初心与梦想。他说:“作为一个平凡人,一辈子干一件平凡事,足矣!”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庄文倩 通讯员周倩 储阳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