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杨惠聪
在位于金山的上海湾区高新区,上海子创镀膜技术有限公司的订单任务已排到了6月份,各车间各生产线正争分夺秒“抢进度”。初步估算,该公司今年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实现翻一番。
这样的喜人态势并不止于个案。记者从金山区了解到,1月至2月,全区属地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24.1亿元,剔除价格因素后增长6.4%,成功实现“开门红”。
数据背后靠什么支撑?这与金山区紧扣“聚焦发展、聚力转型”工作主线,以科技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重点区域转型带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高质量发展之进的努力不可分。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但今年春节期间的一项调查,让我们对一季度经济数据有了好的预判。”金山区经委一位干部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摸底发现,春节期间,因为订单来不及做,全区有68家重点企业“加班”,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家,而且都是规模企业,它们的额外“开机”,意味着不小规模的订单增量。
那么,这些企业的订单如何能逆势攀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市场竞争力,换言之,这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体现。
以子创镀膜为例,从2009年成立之初,该公司就立志要打造真空镀膜领域的民族品牌。为此,平均每年研发投入将近2000万元,占比超过产值的30%。迄今,子创镀膜已完成200多个技术研发项目,取得了近1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有47项。
持续的投入,让企业得以从跟跑到领跑,不断突破高端镀膜技术瓶颈,尤其是在真空连续镀膜设备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机会。去年10月,科创板上市企业赛特新材与子创镀膜接触没多久,就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能化镀膜生产线,并赶在2024年初向后者下了2000多万元的订单。
几公里外,上海珈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生产线也开足马力运转,数字化大屏上跳动着生产数据。据介绍,珈凯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化妆品功效原料研发及生产的企业,目前已与上海200多家企业、全国1000多家企业进行合作。据透露,公司今年销售额保底3亿元,计划增长不低于30%。
落户金山十年,珈凯生物成长迅速:从租赁园区厂房不到3000平方米,到目前自建厂房拿地30余亩;从原先的3000万元销售额,到现在近2亿元,真正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公司每年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将进一步招引生物领域高精尖人才,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培育新质生产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在金山滨海地区,上海湾区科创城建设如火如荼:上海湾区中科生态数字港项目一期已建成并开园;上海湾区东湖国际创新中心及中科生态数字港二期项目已启动整体建设;上海湾区大厦项目也在开发建设中……未来,这里将成为金山科技产业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地带,吸引众多龙头企业落户,共同推动区域科技产业的繁荣发展。
“转”出市场竞争力
在碳谷绿湾产业园,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也是干劲十足。作为一家改性塑料行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领导者,该公司多年来聚焦塑料的绿色化、功能化、高性能化的开发工作,已有多款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实际上,我们在2016年曾因厂界臭气浓度超标被罚款过。”公司负责人介绍,之后两年,公司积极整改转型,投入2000万元,上马了一系列环保设施,不仅实现了达标排放,还在同行业“洗牌”中以环保优势抢得先机,实现更快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锦湖日丽公司切切实实尝到了转型的甜头。据透露,2023年,该公司年产值达18亿元,是投产之初的近3倍,今年预计将再创新高。
这只是整个园区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作为全市“二转二”转型(第二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型)的首个试点园区,碳谷绿湾大力推动化工产业向精细、绿色、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转型,努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此,园区几乎淘汰了一半的企业,留下的优质企业则全面开展技术改造、产品升级。
一个转字,让碳谷绿湾“转”出了全新竞争力,并吸引了美国庄臣、上药集团、临港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的到来。数据显示,碳谷绿湾已从2004年发展初期的产值4.8亿元、税收1461万元,发展到如今的产值300亿元、税收43.58亿元……20年间,园区给地方经济收入带来了300倍的增长。
“我们将和临港集团继续加强合作,特别是在园区的土地开发、项目招商等方面,将进行创新探索;同时,加强跟上海石化和上海化工区合作,尤其在新材料、碳纤维、电子化学品等方面增链、强链、补链,让园区能通过承载溢出效益,促进更多要素资源迅速集聚,推动优质项目加快落地。”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林说。
用心用情的“硬核服务”
“热辣滚烫”的生产背后,离不开用心用情为企业服务的“硬功夫”。
位于亭林镇的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集成、综合创新型、国际化纺织服装企业。多年来,为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人才梯队的培养,企业每年会从各大院校招聘10余名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
但如何让引进来的人才留得住?“去年,我们收到了很多的员工诉求,由于员工宿舍不可办理居住证,导致子女就学、汽车购买等受影响。”公司副总经理蔡雨石表示,在一次政企沟通的会议上,他们将这个“急难愁盼”问题向政府提了出来。
经过前期排摸,按照《本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辖区内基本符合申报条件且希望用于自有员工住宿的企业有7家。为此,金山区多部门联合把脉会审,为企业们量身制定了“一企一方案”,将指导意见结合区情、企情进行细化拆分,按照“分级管理、流程高效、协同联动、工作闭环”原则,确保帮到企业“心坎”上、落到企业最需处。
从“一个诉求”入手,推动解决“一类事”。目前,嘉麟杰已经拿到了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预认定意见,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为未来招兵买马、稳住人才增强信心。“我们希望6月前能够完成整个项目的审批和改造,到时候员工也能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蔡雨石说。
企业服务工作常态化、精准化的开展,也让更多像嘉麟杰这样的优质企业留得下、站得住、走得远。截至目前,金山区经委已收到本区重点企业提交诉求177条,办结率达98.8%,企业满意度在90%以上。
“每家企业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和需求。因此,我们要把政策的颗粒度拆解得更细,打造‘千企千面’的定制化政策服务。”金山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顾丽萍表示,2024年,金山将进一步扩大重点企业服务包的覆盖面,提高为企服务的精准度和服务水平,打响“金企服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客商来上海湾区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