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杨
三门亭旁的杨家板龙、临海的大石车灯戏……台州各地缤纷多彩的民俗盛宴,正向大家展开一幅流动的文化长卷。这座枕山襟海的城市以文脉为骨、以创新为翼,在浩瀚的文化星空中讲述着她的动人故事。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的重要论断,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美好愿景,犹如双桨并进之势为文化航船指明了方向。在历史长河中打捞文明印记、在时代浪潮里书写崭新篇章,需要把握三个维度的叙事智慧。
以守护者之心解锁文明密码,讲好溯源故事。仙居彩石镶嵌流转着北宋文人的审美意趣,天台济公传说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质朴向往……这些散落民间的文化明珠,既是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又是解码台州精神的重要基因。当务之急在于构建全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通过数字化档案系统建设,让每一件文物都有“数字身份证”;通过市、区县两级动态管理机制,使非遗传承呈现活态图谱。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双轮驱动,既能夯实保护根基,又能让文化传承声动四方。
以接力者之志焕新传统记忆,讲好传承故事。从杨雨潇剪纸间跃动的临海风物,到顾启望翻簧竹雕里凝固的黄岩时光;从张秀洁布贴画中流淌的乡土记忆,到林霞刺绣针脚里绽放的时尚气韵……正是这些“守艺人”的匠心独运,让传统技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他们秉持古为今用的智慧,在传统形制中注入现代审美,在古老技艺里融入创新元素,让台州文化既葆有历史沉香,又焕发时代清芬。
以开拓者之姿绘就未来图景,讲好创新故事。台州府城宋韵·诗路文化体验馆应用数字技术,设置虚拟导游,以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市图书馆的“和合e书吧”,迭代升级融入文旅场景,实现“数智化”转变……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文化传播的时空边界。这启示我们既要深耕“文化+科技”的沃土,构建数字化文化生态链,也要拓展“文化+教育”的路径,让年轻一代在课堂里触摸文化根脉,更需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让台州故事既活色生香,更声传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