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多年的迪荡“地标”双子楼9月28日开始续建后,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市民惊奇地发现,连接双子楼的空中长廊凭空消失了,而之前,这座连廊一直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降。施工方表示,连廊的拆除是因为两座楼的功能布局调整。同体量连廊拆除工程,就技术难度而言,在浙江省还是首例,在全国也罕见。
据了解,双子楼空中连廊建成于2015年,因体形庞大,看着十分壮观,多年来,其与两座塔楼一直是迪荡天际中亮眼的一道风景线。此次连廊的拆除与双子楼新的建筑方案有关。原来的双子楼设计是41层的“金莲花”形状,新开发商接手后,在多次研讨、调整下,对建筑外形结构进行了一番“爆改”,楼高微降,并取消了莲花顶与空中连廊,底部由裙摆造型连接,整座楼呈现出一个时尚的“U”字形。“取消连廊主要考虑到高层的采光和视野。”拆除现场施工相关负责人马经理说,连廊位于79.1米高度,而未来高层将打造商业大平层,实体连廊可能阻碍到自然光照,影响景观视野。为了提升居住体验,建筑立面也将换成新的材质,安装2到3.6米宽的公建化大玻面,宽度高于市面平均水平。
拆除连廊后的双子楼。 记者 黄霄 摄
在高空全部拆除不现实,只能先切割两端
今年10月22日,连廊开始拆除,从不远处可瞥见设备运作时飞溅的火星。11月4日,与塔楼分离的整根连廊缓缓平移降落,最终于次日成功落地。
长达45.4米、重量高达500吨的巨型钢结构连廊,拆起来无疑是一桩大工程。尤其是这样体量的连廊拆除对施工的精度与配合要求都非常高,在全省都没有先例可以作为参考。
“在高空全部拆除是不太现实的,要先把连廊的两头给拆了,再整根下降到地面。”越城一家建筑企业的土木专家丁师傅说,超高层建筑连体结构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传统的高空钢结构施工需要搭设高空操作平台,直接在高空作业。但这种做法工程量大、空中对接困难、工期也长,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类似于双子楼的连廊建设,全国各地多采用先拼装后提升,或先拆后降的做法。在拆除施工的几天中,记者看到施工队在连廊与塔楼的连接处搭上施工架,通过切割两端,让连廊与大楼主体一点一点分离,减少了很多高空作业量。
连廊下降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
连廊与大楼主体切割完成后,如何下降也是一个问题。连廊重量大、跨度大、又处于高空,下降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也无法用常规的塔吊来吊装降落,要实现平稳降落难度很大。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工程采用了液压同步降落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安装液压提升器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来吊起连廊并实现降落。
“我们先在连廊桁架的四个端点设置吊点,用钢绞线进行吊装。提升器就安装在每个吊点处,一旁配有液压泵站,以升缸加压的方式给提升器提供牵引力。下降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提升器,连廊两端同步降落,这样不会出现倾斜、翻落的情况。”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下降过程最要紧的就是一个精准度,两侧高度有偏差、连廊重心不稳、受力不均匀、明显变形都会产生危险,事前测算与事中控制都尤为重要。
“在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要通过专业软件来模拟分析连廊的结构、受力。掌握了基本情况,才能安排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连廊受力均匀,还要提前在系统中给每台提升器设定上牵引力的最大值,实际下降时一旦牵引力超出最大值,系统会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在下降实施阶段,更要盯紧连廊的状态。一方面需要位移传感器给系统反馈数据,便于灵活调整、控制下降进程,保证各台提升器的下降速度相等。另一方面,需要专业人员实时观察各个监测点数据,监测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状况,以保证连廊保持正常形态。”该施工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