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海曙“百创汇海计划”人才项目后,短短半年时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谢叻就完成了从一名“星期日工程师”到在甬扎根创业者的转变,获得了近600万元民间资本投资。
“创业,资金是瓶颈。在政府牵线搭桥下,我们公司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提高了知名度,为今后开拓市场、融资创造了条件。”近日,谢叻告诉记者,他创立的宁波宏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已顺利在海曙区石碶街道注册落地,首批康复机器人样机已组装完成,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审查环节。
据悉,在宁波海曙区人才新政18条激励下,今年已有110个人才项目达成落地意向,其中院士等高端人才领衔的项目10余个,共计吸引民间投资近2亿元。
“对于政府来说,无论是人才政策还是引导基金,起的主要是‘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最终的内生力量还在于市场。”海曙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了让人才与资本高效对接,海曙区级部门联合各镇(乡)、街道建立民间资本常态化对接机制,共建民间资本投资意向清单、人才项目资源库等,实现清单实时更新,双向匹配。
洽谈落地,无缝衔接。“从对接投资到寻找厂房,再到企业注册,我们得到了人才服务专员的‘一对一’服务。”国防新材料领域专家周永江说,在政府牵线搭桥下,他的“隐身材料”项目获得华茂集团投资,顺利创办了浙江华茂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人才集聚,高地渐显。今年1月至5月,海曙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5.82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居全市前列。“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建立人才综合信息平台,全链式跟踪人才引进、落户和发展动态,提供专家式、店小二式的全程服务,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满意度,推动人才强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宁波日报记者 金鹭 续大治 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