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科技创新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科教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创新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江苏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记者近期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采访团走访江苏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看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江苏如何制造科技创新的翅膀,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创新中心,吸引更多的企业在我省布局产业链、创新链。

  小药丸撬动大产业

  电影《我不是药神》,让观众深切体会到我国新药研发滞后、依赖进口所导致的悲哀和无奈。这两年大热的PD-1单抗药物,对一些几乎被判了死刑的癌症病人来说,目前是唯一的治疗希望。但对于患者来说,首先遇到的“拦路虎”就是高昂的费用。在美国,这一治疗费用每年约为20万美元。

  去年12月,苏州工业园区的信达生物制药与国际知名药企礼来制药携手开发的肿瘤药物“达伯舒”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中国首个具有国际品牌的国产PD-1单抗新药。而企业创始人俞德超最初的使命,就是做“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药”。未来动辄十几万的进口抗癌药物,也将被更为经济,更为有效的“中国制造”替代。

  看似不起眼的一颗小药丸、一管注射液,实则是创新智慧和奋斗的心血。而任何一家突飞猛进的生物医药企业背后,一定存在区域产业发展的深厚基础。信达,就是苏州加快产业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一个典型。

  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集聚了一批像俞德超这样的海归高层次人才。大家更喜欢称这里为“B村”,这一亲切称呼由产业园英文名BioBay演变而来。这里已集聚460余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在业内声名远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客户、中间的第三方服务……“村里”一应俱全;中试、毒理分析、伴随诊断……“邻居”们都能做。“B村”成为苏州工业园区创新生态的一个缩影,苏州工业园区的目标,就是争取建设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

  而放眼长三角,目前这里聚集着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信达生物制药CFO奚浩告诉记者,生物医药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政策配套、市场空间等要素在长三角都非常集聚。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28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杭州成立,将使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芜湖、合肥等三省一市九城市以产业联盟的方式抱团发展,在长三角共同打造全产业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未来网络啥模样

  创新是第一动力,南京未来的发展将是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上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南京正聚力打造“4+4+1”主导产业体系,其中的“1”就是指“未来产业”。

  未来什么样?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位于南京江宁的“未来网络小镇”。小镇的中间,有一个弯弯曲曲的湖泊,像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U”,沿湖岸是几十栋高低错落的创新创业孵化器。每天早上,地铁三号线秣周东路站,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从地铁站口涌出,扎根在这里科研、创新,这里是中国关于“未来网络”研发创新的核心之地。

  2019年5月22日10时05分20秒,就在“未来网络小镇”,人类通信连接史上迎来一个里程碑时刻——我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率先在12个主干节点城市建成连通。北京、太原、合肥、武汉、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随着大屏幕上的城市依次“点亮”,一个更加开放、智慧、安全的全球性“下一代”连接网络,从梦想照进现实。该项目将获得超前产业5-10年的创新成果,支撑国家网络强国战略。

  什么是未来网络?打个比方,我们现在互联网像一条普通的马路,畅通也结实,不过,在普通马路上你肯定开不出高速上的速度。用创始人刘韵洁院士的话来说,未来网络的远景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一条高速公路,它的未来应该与人工智能美妙牵手,更加优胜化、更加可定制化。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3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