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晚,南京市一条新闻登上央视《新闻联播》——21日,南京市以视频连线的形式签约第一批共计67个重点招商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领域,投资总额1000多亿元。
“战疫”仍“吃劲”,发展不松劲。南京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和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扩产,确保“两个战场”同时作战、同时打赢。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但影响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失去的时间,南京市正通过加倍努力抢回来;造成的损失,全市正通过精准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补回来。
盘活存量:积极主动靠前服务,加快推动全市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扩产
22日晚,一架从云南昆明飞来的航班,降落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90多名云南籍务工人员一下飞机就登上5辆大巴,直奔南京经开区仕达利恩(南京)光电有限公司,并在疫情防控期间享受“一人一间”的住宿待遇。
据悉,这是我市首架“复工包机”。
为鼓励企业用人招人、全面复工复产,南京经开区紧急出台“10条扶持政策”,包括“为企业专属定制包车、包机、包专列服务,并给予50%的费用补贴”。
“打飞的”复工,有效提升了经开区企业复工复产效率。据统计,截至目前,南京经开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占比已达100%,产业主体支撑面已经恢复。
园区的“暖企”政策点燃了企业的发展热情。仕达利恩公司总经理、韩国人李镕宽说:“受疫情影响,公司2月份的订单完成率只有50%,有了经开区的大力支持,我们决心在3月、4月全力追上进度,完成订单。”
规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同样达到100%的还有江北新区,新区主动靠前服务复工复产的做法,给企业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瑞文说:“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原材料紧缺、物流不畅等问题,我尤其感谢江北新区的帮助。
我们生产的疫情防控治疗药物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需要40多种原料,有些上游供应商没能及时复工,是新区帮助对接和协调,保证了我们的药物可以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中科视拓(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和人脸识别解决方案。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昕说,目前公司团队线上办公的云智中心就是去年公司和江北新区共同开发的,作为江苏省最大的AI公共服务平台之一,中心可以为不同行业提供智能化升级。目前研发团队正全员开工,在人脸识别系统中加入温度传感器以及戴口罩下的人脸识别模式,预计3月初拿出产品,目前已收到多个需求订单。预计今年公司销售额将达到3000万元,比去年翻番。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达产扩产。南京高新技术企业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表现格外亮眼。
这个春节,诺唯赞最尖端的研发力量几乎全部放弃休假,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向湖北捐赠了5万人份用于一线检测。
当前,随着全国复工复产工作的不断推进,基于医院核酸检测的条件限制,公司又快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10分钟即可快速得到检测结果,可用于快速初步筛查,在复工复产的批量筛查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我们已经有500多位员工正式复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国洋介绍,截至2月中旬,诺唯赞今年销售额已达3500万元,预计今年总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
“战疫”大考,也是营商环境大考。
从南京市支持中小微企业战胜疫情影响的“稳企十条”,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复工达产的“第13号通告”,再到各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发展的“追加政策”,如“江宁八条”“建邺九条”“雨花十条”……这些政策,让员工返岗难、物流运输难、流动资金缺、防疫物资缺、隔离场所缺等一个个影响复工的难题被解决,一家家工业企业恢复生产、服务业企业恢复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个“细胞”被“暖化”、被激活。
2月17日,位于江宁开发区的长安马自达正式复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人员安排,迅速达产达效。经过5天的紧张生产,第一辆马自达昂克赛拉新车21日正式下线。
新车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希望孕育新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2月22日,全市累计复工企业4.4万余家,复工职工100多万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复工面达98.3%。
在此基础上,市区两级工信部门和各区(园区),还将对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进行走访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配套企业复工、物流运输、员工招聘难等具体问题,推动产业链条上下游循环畅通,确保规上工业企业2月底能够全面复产达产,努力实现扩产增产。
做大增量: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奋战全市第二个“招商突破年”
被《新闻联播》关注的南京“云签约”项目,包括56个内资项目、11个外资项目。56个内资项目单个项目投资额均在5亿元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41个,50亿元以上3个;11个外资项目单个投资额均在3000万美元以上,其中1亿美元以上6个。
合计67个项目,总投资额1039亿元,全部符合我市“4+4+1”主导产业定位,其中地标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320.57亿元,总部项目12个、总投资104亿元。
市投资促进局负责人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尽管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受到了冲击,但我市招商引资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变、标准不变。此次重点项目“云签约”是我市在当前形势下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次抢时间、抓先机的创新,旨在确保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推动实现招商引资更大突破。
重大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招商引资是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第二个“招商突破年”,我市各部门、各板块也在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的前提下,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做好招商引资,努力扩大增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月15日下午,江北新区首批重点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以视频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举行。11个产业项目顺利签约,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金融等多个新区“两城一中心”地标产业,总投资超131亿元,为新区2020年产业发展打响了头炮。
2月18日下午,隔着屏幕,建邺区政府、河西新城管委会与京东集团举行远程签约仪式,完成了京东区域总部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这是建邺区鼠年签约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也是2020年首场“云签约”。
充分利用微信、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接企业,针对重点招商目标,深入发掘企业投资需求,做到精准对接。2月5日开始,高淳区就要求全区招商系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招商工作,确保招商“不断链”。从“面对面”到“线连线”“屏对屏”,从“见面签”到“在线签”“邮寄签”,从开招商大会到搭网络平台,“不见面招商”正在高淳区全面展开。
……
决不能因为疫情干扰就对全年目标打折扣,抓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就是换个姿势战“疫”。
据介绍,我市将努力实现招商方式的再创新,产业方向的再聚焦,后续服务的再加强,政企联动的再紧密,政府、企业、社会各界携手同心、真诚合作,实现企业发展与城市繁荣的“双赢”,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追求高质量: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交上“收官之年”合格答卷
“二月复工复产,三月达产扩产,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盯紧年中双过半,咬定全年总任务,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
采访中,我市各区(园区)和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有充足的政策空间,还有三个多季度的补偿时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们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努力交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合格答卷。
为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定有序,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又于2月21日发布“关于依法防控疫情,保障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十项措施”。
其中明确,针对疫情影响,我市将在现行法律政策框架内,制定完善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员工便捷返宁、及时复工、有效防护。强化政策执行监督,保障企业尽快复工达产。全面贯彻“放管服”改革各项举措,优化政务服务,完善网上办事服务功能。借助大数据、智能化手段,运用“我的南京”APP、“宁归来”平台等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实现“线上办”“网上办”“掌上办”,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服务。
“推动复工复产、尽快恢复经济发展,才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定的物质保障。我们必须根据疫情的发展变化,积极主动调整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做到防控应急措施与疫情防控任务相适应。”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省行政法学会副会长王太高说,“十项措施”为我们如何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统筹兼顾,我市各级各类企业复产正在依法有序推进,各级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也更加坚定。
在六合,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葡萄大棚内作业。受疫情影响,公司比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左右开始进行葡萄春季管理。“往年夏黑品种5月底就能上市,现在通过现代化手段实时查看温度,加密管理、精准调控,力争把时间补回来,做到6月初开始销售。”董事长朱家平介绍。
在江宁,复产转型生产民用防护口罩的南京船之宝孕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朝东也说,“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但消除疫情的影响,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作为市场的主体,我们不能等、不能靠,只有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才能在疫情中坚强地活下去、努力地发展好,冲刺一季度,紧盯双过半,用实际行动冲击全年目标,用发展成绩对冲疫情影响。”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