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从0到6000万美元 温州鹿城外贸“新走廊”通了

  原标题:从0到6000万美元,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千方百计保订单

  中断的外贸“新走廊”通了

  3月6日,多批货物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报关,从温州口岸出口海外。

  作为一项国家级试点,鹿城市场采购贸易可享受增值税免税等诸多优惠政策,为鹿城等地轻工产品出口架起外贸“新走廊”,去年全年通过该方式实现出口额39.18亿美元。然而,受疫情影响,原定复工日期一再推迟,连续半个月出口额为0。直至2月24日,鹿城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首批轻工产品18.67万美元,到3月8日累计出口超6000万美元,复苏动能日渐强劲。紧急动员集卡车司机返岗、抱团协助赶订单、携手联动拼凑货柜……复苏背后,是当地连续一个月与时间的赛跑。

  “车没人开、路不通畅、人进不来、生产好的货出不去……”温州市鹿城区商务局总经济师宋坚毅告诉记者,疫情管控期间,市场采购贸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尽快重新打通外贸“新走廊”,成为了宋坚毅等人一致的心声。

  2月9日,原本是市场采购贸易复工的日子,彼时疫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但各项准备工作已紧锣密鼓开展。

  司机短缺是第一道难题。用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温州港状元岙码头共有集卡车司机350名,其中湖北籍司机140名,而温州本地司机仅有13名。在外地司机一时无法到岗的情况下,如何破解人员短缺难题?温州港、鹿城区商务局、鹿城区轻工产品交易服务中心联手在重要卡口派驻“党员先锋岗”,对物资运输车辆的司机进行登记,建立集卡车司机信息备用库,作为市场采购贸易物流后备力量储备,并联手各个车队联系湖北以外的集卡车司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协助租房、报销路费等服务动员他们早日返岗。

  与此同时,温州港集团收集各车队信息,将在温可调配集卡车名单上报温州市交通局、公安局,申请对应车辆的专用通行证,紧急办出100多张全省通用的通行证,实现全省范围内免隔离往返通行。

  如今,当地已成功打通海陆空三方通道,运力恢复七成以上。

  物流逐步畅通,如何尽快赶出订单,成为外贸公司遇到的另一棘手问题。

  按照外贸公司运作模式,一般订单早在数月前就已经敲定。工人未完全到岗、原材料不足、防控物资短缺一度成为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的“绊脚石”。

  如何破解?鹿城以产业链为纽带,整合上下游企业支部书记、党员、驻企服务员等力量,覆盖鞋类、五金、农产品等多条产业链总计1000多家企业,发挥党建优势,打造“红色联盟”,联盟内企业在供货、用工、生产、销售等环节实现有机衔接、互通有无,加快企业复工复产和达产扩产。

  连日来,“红色联盟”成员分别前往安徽、四川、贵州等地接员工返岗,仅丰门一个街道,就已派出47辆专车,接回返岗员工3000余人。而在滨江街道等地,“口罩互助银行”遍地开花,解决了不少企业防控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红色联盟”还根据龙头企业产能恢复情况,及时对接配套企业,帮助合理安排订单、有序组织生产。通过“红色联盟”成员牵线搭桥,鞋企康荣把年后首批12万双制鞋订单拿出来共享,让千江水、冠亚两家鞋企近期忙个不停,有了走出困境的底气,同时也为订单赶制“插上翅膀”。

  浙江合纵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建敏说:“以往都是一笔订单全部做完发货,现在基本都是赶出多少,先发多少。虽然疫情不可避免造成部分订单发货时间延后,但要让客户看到我们一直在努力。”

  在国际航运公司,通常按照货柜数量计算价格,发往境外,一个货柜运费动辄数万元。连日来,为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货柜,往往成为“大杂烩”,装着鞋服、眼镜、五金等不同轻工产品。通过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拼柜服务平台,多的时候,五六家外贸公司共同“凑”成一个货柜。

  截至3月8日,鹿城市场采购贸易复工后共报关728票,实现出口超6000万美元,均为温州本地企业生产的货物。(戚祥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6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