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海安第一时间出台应对疫情支持工业企业稳生产促发展八条政策。通过“招本土、引周边”引工补贴、劳务基地引工补贴、各类交通补贴及企业吸纳超龄人员补贴等措施,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热闹!这是记者探访海安人才市场后的第一感受。4月1日上午,海安率先在南通开启首场线下招聘会,40家规模以上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487个,入场求职人员络绎不绝。
“前期,我们在市人社局的帮助下赴陕西招聘了40多名工人,但用工缺口还是很大。希望抓住人才市场开市的机会,尽快招满一线生产工人,满足新项目开工需求。”江苏福克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宇宏介绍,“上午有近50人前来咨询,20人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人才市场开市,不仅为复工复产企业“解渴”,也为滞留海安的外来务工人员解了燃眉之急。求职者储成龙告诉记者,此前他一直在国外工作,受疫情影响无法出国,便动了在家乡就业的念头,“之前也通过网络平台投递了一些简历,但相对于网上招聘,我更喜欢线下求职,因为可以面对面与招聘方交流。”他笑着说,已有多家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
“招聘不打烊、服务不缺位、助企不延迟”是疫情发生以来海安招工引劳工作的真实写照。2月10日,海安第一时间出台应对疫情支持工业企业稳生产促发展八条政策。通过“招本土、引周边”引工补贴、劳务基地引工补贴、各类交通补贴及企业吸纳超龄人员补贴等措施,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3月22日凌晨1时许,144名云南宁蒗籍务工人员先后搭乘专机、专车抵达海安。据了解,这是第二批从宁蒗引进的务工人员,在热烈的欢迎仪式后,他们分赴华艺集团、礼德铝业、竣昌科技等6家企业,为这些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疫情期间,我们主动加强与劳务合作基地的沟通联系。企业复工后,我们一方面建立‘点对点’‘一站式’服务通道,通过包机、包车等方式保证老员工返岗;另一方面联合重点企业,通过线上招聘、赴外现场招聘等方式,继续引进新员工。”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宏华说。截至目前,海安从陕西、云南、四川、贵州、安徽等定点劳务基地招引务工人员901人。
帮企业“招兵买马”同样是压在海安各区镇党委政府心头的一件大事。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加忠告诉记者,高新区抽调人员组成13支驻企服务小分队,为辖区企业提供一系列复工复产暖心服务,同时推出返岗就业“直通车”,解决企业员工来海安的交通难等问题,全力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牵好“红线”。
借助“用工保障直通车”等线上平台,一季度海安共举办网络专场招聘会42场次,发放招聘资料单1万余份,为658家企业发布7539个就业岗位,累计求职报名8000余人次;服务返乡人员、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9022人次;各区镇招引本地员工3600人、外地员工2815人,新增参保5000余人。(段红波)